15節 張、龐二人恩怨(2 / 2)

王三台:“朱兄快人,為何如此婆婆媽媽?可有何不妥之處?”

朱木石斜了王三台一眼:“這第三件……李代縣長還組織民眾慰問了湯恩伯將軍,並參加了一個記者招待會。這第三件事本沒什麼,不過卻令李代縣長頗為滿。”

李燕高奇道:“湯恩伯將軍可是蔣委員長眼前的大紅人,他的第二十軍那是中央軍中的翹楚,故而見著湯將軍幾乎等同於見到蔣委員長,能見著湯將軍也算是李代縣長的福氣了,還輪得上他,一個代縣長表示不滿!那,不滿又在何處?”

朱木石道:“這一,李代縣長看到將軍與士兵不能共苦。他說他看到的國軍將領多有行軍時躺在擔架上的,李代縣長曾走到湯恩伯將軍手下的一位師長的擔架邊去歡迎,人家連擔架都懶得下……”

王三台淡淡地說道:“這有什麼好奇怪的,許是負了傷呢?也許是太過勞累吧!”

朱木石搖了搖頭:“不是,咱們的國軍將領有不少人吃不得苦,這是一個事實。就就拿湯將軍來說吧,行軍的時候讓兵士抬著,那是常有的事。上行下效嗎,他手下的師長等人把這一點也都學會了。這二,是將軍與士兵不能同甘……”

李燕高:“這又如何說起。”

朱木石:“行軍打仗,本是一份苦事,可在咱們國軍的上層人中,卻毫無苦處可言。李代縣長有幸參加了湯將軍的午餐,他原以為作戰行軍中生活一定很清苦,不料的是,什麼高級煙酒,罐頭食品,煎炒烹炸,非常豐富,應有儘有。可是士兵又自不同。可謂一個天上,一個地上。”

王三台道:“這個,也沒什麼,將軍若與兵士等同……”

王三台一語未儘,卻見李燕高怒道:“既不能同甘,又不能共苦,軍心何所附?怪不得南京失守!衛護首都的都是這樣的人吧。一個首都的保衛戰竟然比不上一個滕縣的保衛戰。看看四川軍人,看看王銘章師長。看看孫連仲、張自忠、龐炳勳這些西北將領。若有此等人在,必沒有南京之辱。堂堂我中華大國之首都,竟被倭人輕易突破,慘遭屠戮!幾十萬人哪!幾十萬哪!!”說著,又是一皮捶實實地打在桌上。

王三台被李燕高這一番話直羞得紅頭赤麵,轉頭他顧,一時無語。

朱木石長出了口氣:“寧為抗日死,不做亡國奴。國軍將領設若都有宋哲元將軍這等見地,這等精神,上海未必便會失守,南京便必無此等之恥。一句話,國軍之中央軍,即所謂黨國精英,缺乏的便是這樣一種精神。”

“以台兒莊之戰為例,台兒莊城寨一度三分之二為敵所奪。然,孫連仲將軍麾下池峰城師長所部與敵人展開逐屋爭奪。以手榴彈與敵對攻,戰後台兒莊街道之上手榴彈木柄碎片厚一寸有餘;以大刀與敵血戰,孫將軍行軍途經漢口,有一家工廠捐了五千餘把大刀給孫連仲將軍所部。”

“槍炮年代捐贈大刀似有些可笑,有些可悲,然而恰就是這些這些大刀在台兒莊發揮了巨大作用,將士屢用大刀破敵,大刀片與敵肉搏。尤為令人感動的是,戰鬥關鍵節點,八百勇士身負大刀於夜間翻城牆而出,直入敵陣,殺了倭鬼子一個措手不及,殺的敵人魂飛膽喪。李代縣長做的這第四件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