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節 解惑(2 / 2)

王三台看了看李燕高,見李燕高也正在看他,這兩個對視了一眼,心內各自有盤算。王三台心道:“看樣子這個也是不知道,這倭鬼子的心思真是讓人難忖度。我看這黃浦軍校畢業的與我等一樣,也是了了。”

王三台正自亂想,卻聽得朱木石一字一頓地道:“彆人想不明白,也還罷了。你兩個,卻最不該想不明白。”

聞聽此言,王三台大驚。看李燕高時,也是一般,麵含驚色。

朱木石揚聲道:“老板,到你那鍋底灰堆裡,用個破茶碗,給我端兩塊未燒儘的黑木炭來。”

茶老板聞聲諾諾而去,不久,果真以破舊茶碗端了幾塊木炭過來,置於桌上,旋即離開。

朱木石挽起袖子,把那幾個茶碗置於他桌之上。

李燕高與王三台見了,已明其心思,知他要作幅地圖。兩個忙的站起身來,同時把凳子拉開。

朱木石背南向北站定了,伸手自破爛茶碗內捏了一塊木炭,同時說道:“小褚,你也過來。”

褚見朱木石呼喚,知他有事,忙起身相就,立在他三個一側。

朱木石於茶桌上橫豎畫了各兩道作了約略一個“井”字型。

朱木石指著左側一條線道:“這是津浦線。”

指著近身側橫線道:“這是隴海線。這兩個交於徐州。”

指著北側橫線:“這是臨城、棗莊支線,交津浦線於滕縣臨城。”

又指著右側豎線:“這是棗莊、台兒莊支線。此線北起棗莊,南下交於隴海線上江蘇邳縣的趙墩。沿趙墩東下,便是隴海線的東端,江蘇的連雲港。”

朱木石停了停又道:“徐州、臨城這部分南北走向的地段約有一百二十裡,臨城、棗莊這一段約有六十裡,徐州、趙墩段約有八十裡。不知諸公看了之後有何感想?還有,你們再想想咱們嶧縣的棗莊產什麼,倭鬼子要什麼,倭鬼子的家在哪裡呢?”

李燕高咬著嘴唇,半餉不語。

王三台瞥了瞥褚,見他正凝神在桌麵線條上,毫無說話的意思。看看李燕高,正在思索。當下悄聲說:“你是說煤炭?”

朱木石:“不是嗎?”

王三台隨口:“正打著仗,要煤炭乾什麼?”

朱木石:“要煤炭乾什麼?炮、炮彈、槍、戰車,要不要鋼鐵?子彈、飛機,輪船,要不要鋼鐵?那鋼鐵又從哪兒來?”

王三台拍了拍額頭,又拍了拍嘴:“我這嘴,我這腦子。”

李燕高:“打仗要鋼鐵,消耗得厲害,鐵從鐵礦石裡來,利國驛不是產鐵嗎?這鐵礦還得煤炭燒煉,棗莊、賈汪不是有大量的煤炭嗎?!。”

朱木石:“倭國的地兒小,要大量的鋼鐵,他要征服不隻是中國,還要征服世界,這得需要多少鋼鐵,多少煤炭?他自己的國家有那麼東西嗎?”

王三台:“沒有!沒有他們就搶,來中國就是為了搶,不隻是要占領。”

朱木石:“搶!隻要是他要的他就要搶。不隻是煤炭,棉花,糧食、鐵礦,隻要他想要,就給弄走。”

李燕高:“從棗莊,南下,經台兒莊至邳縣趙墩,由隴海路東去,到連雲港,入船,達倭國本土。”

朱木石:“對,由連雲港經海路,便到了海中的老家。如此生產出來的槍炮再來對付中國,以中國的東西來對付中國,這就是倭鬼的邏輯。從連雲港,他們走方便,來,也方便,目前有一批倭鬼子已從連雲港登陸,從東向西,已攻到咱們東麵的郯城,國軍正與之激戰,臨沂那邊張自忠將軍與龐炳勳將軍守不住了,已然回撤徐州方向,否則郯城這邊……”

王三台:“所以他們就要占鐵路,不隻是運東西,還要運人。”

朱木石:“其實,占鐵路還談不上是倭鬼攻打台兒莊的原因。”說罷朱木石伸手以手中木炭在“井”字形中間畫了一條曲線,曲線左側儘頭,津浦線外又團了一個圈,圈線相連。

王三台:“這是微山湖,這是大運河。”

朱木石在湖與河的交界處重重地點了一筆,又在曲線與棗、台支線上重重點了一筆。

“嗬嗬,我知道了,這是韓莊,那是台兒莊。”褚以手指著,笑著插了一句。

朱木石不語,又在韓莊與徐州間津浦線兩側以弧線勾劃開來,尤其運河以南,更是弧線連連。

李燕高點頭道:“我好像懂了。”

王三台也點頭道:“我好像也懂了。無怪朱兄說我們兩個最不該提那個問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