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醒悟(1 / 2)

閨寧 意遲遲 5882 字 4個月前

這消息頗為反常。

原先皇貴妃已明確婉拒了此事,甚至於還暗中派人來悄悄探聽汪仁的風向,看看自己拒了他,是否會遭致禍端,又是否需要暗下殺手。深宮禁院裡的女子,膽小怕事,踟躕不前的絕成不了大氣候,能穩居上位榮寵不衰的,必有果決手段跟玲瓏心思。

於究竟該不該同汪仁結盟一事上,皇貴妃已遲疑過太久,她一旦得到了白家的消息,自然無法再繼續拖延下去,隻能明明白白地拒了。

白家有白家的手段跟主意,容不得太多外因乾涉。她想要自己的兒子順利即位,能在那張龍椅上一坐便穩,臣民皆服,便不得不借助娘家的勢力。至於來日,外戚是否會坐大,眼下便來考慮,委實早了些。就算要想讓太子殿下登基後親政,方也要等上數年,而今的太子還隻是個半大孩子,足夠坐上那張椅子當他的皇帝,卻還無法親政。

既如此,她晉為太後,便省不得要垂簾聽政一段時日。可後宮原不該乾政,饒是不得已而為之,能服她服新帝的人,隻怕也是寥寥無幾。長此以往,朝野必然震動,局必不穩,他們母子的處境,也就隨之變得艱難起來。

所以,白家在帝位更迭的過程中,以及來日幫助太子穩固帝位,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棋。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原就是如此。

可她也是勢單力薄的那一個。離不了白家。故而她先拒了小潤子,後又讓肅方帝好了起來。

肅方帝日漸好轉一事,亦是叫燕淮、汪仁幾人不解的地方。白家究竟布下了怎樣的棋,一時間竟有些猜不透。然而這事,也叫他們省去了送鹿孔入宮。

隻是誰也不曾料到,幾日過後,皇貴妃竟起了反悔之意。

小六說,印公聽到消息後,很是不高興。

皇貴妃如此做派。隱隱讓人覺得有些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意味,讓人心生不悅。哪怕是謝姝寧。也覺得皇貴妃這幅舉動反複無常,令人不虞。可汪仁依舊派了小六來東城將消息告知他們,便知他雖不高興,但心中也還是有旁的思量。

燕淮蹙眉略想了片刻。沉吟不語,好一會方道;“不管皇貴妃此番是緣何心生悔意,都證明了她已對白家生出了擔憂。時日越近,她便越是憂慮,漸漸的便有些沉不住氣了。”

“從娘娘那邊來看,白家理應是站在她這邊,站在太子殿下身後的。”謝姝寧捧著一盞茶,眼神遊離“但若從七師兄那廂來瞧。白家卻不一定就站在娘娘那邊。畢竟,靖王府裡也還有個出身於白家的世子妃,而且還是為靖王誕下了長孫的世子妃。”

不知不覺間。白家對皇貴妃而言,便成了一把雙刃劍,利弊皆有,令她不得不打起精神,好生應對。

她出了會神,才輕聲問燕淮:“依你之見。白家是否會舍太子而擁靖王?”

“不必猜了,此事已是十之**。”燕淮道。

秋風已起。凜冬將至。

白家既有野心,當然也會有更為聰明的抉擇。

扶持太子即位,自是名正言順,可太子年幼,天下不穩卻也是在所難免,更何況肅方帝留下了一堆的爛攤子,要想一一收拾妥當光有雷霆手段也仍是不夠,需要白家出麵勞心勞力的事太多。

而擁立靖王,白家照舊有從龍之功,且白家早晚也能出位皇後娘娘,又不必費心去一麵遏製亂局一麵收拾爛攤子,何樂而不為?

唯一不妙的,大抵就是靖王會否卸磨殺驢,過河拆橋了。但顯然,白家身為百年大族,除非滿門儘誅,不然這事都不能輕易收場。可若真的出了株連九族之事,天下必會一片嘩然,人人都知是靖王所為,民心儘失,且江南一帶沒了白家,留下的爛攤子可絕不會比肅方帝留下的容易收拾。

省不得要元氣大傷一場,多年都無法複原,得不償失,真真的損人不利己。

靖王府可不專出傻子,故而白家的地位在幾十年內,都不會有大變化。

何況白家雖有野心,卻最是明白分寸,知道適可而止且擇優而擁。皇貴妃終究是成不了皇後,白家也終究未能出一個皇後娘娘。當然,等到太子登基,他的皇後也能從白家適齡的姑娘裡挑,但太子如今還太小,誰也不知道他長大後,是不是就會樂意如此。

一旦太子不滿於此,於白家而言,形同滅頂之災,多年來的汲汲營營,一夜之間便都成了空。

人,是會變的,尤其是孩子。

因此,倒不如擇了靖王府,至少局勢明朗,隻要白家足夠乖覺,榮華富貴,光耀門楣,不過咫尺。

但靖王,名不正言不順。

要想正名,那條榮登大寶的道路上,便不可以有太子的身影。

燕淮凝望著謝姝寧,眉頭仍微微皺著,不見舒展之意。

謝姝寧隻覺心頭一跳,已是想透了其中關竅,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道:“那太子殿下豈不是”

——必然是活不成的了。

休說太子,便是皇貴妃,隻怕也是活不成的,唯獨惠和公主,若他們覺得尚且有用,興許還能撿回一條命來。

額角青筋突突直跳,謝姝寧飛快思量著,皇貴妃先前必定未察,可如今卻是從何而察?

窗外刮過一陣疾風,也不知吹翻了什麼,哐當亂響。燕淮低聲道:“隻怕而今察覺,也已是晚了一步。”局得從一開始就布下,遲落了一子,有些局麵就無法挽回了。他說“但不論如何。性命總要保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