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庭雨在縣城接骨後回家的第三天濟生堂的劉大夫就來到了藍灣村。
宋南枝早早的起床做好三人的飯食,伺候著莫庭雨和莫紫菀吃過飯,又麻利的收拾好了家務,喂了牲畜後就出門去縣城請大夫上門來為莫庭雨換藥。當然走之前一再的交代莫紫菀不可去後院井邊。
莫紫菀在宋南枝走後就開始抄書,早點抄完書就能早點掙到錢。這幾日,除了吃飯睡覺,和晚上去韓家聽一個時辰的課外,其他時間都在抄書。不隻是他抄書的時間變多了,就連韓春霖也比以前勤奮了不少。
她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抄完論語,所以宋南枝的囑咐於莫紫菀來說,有些多餘,她可沒有時間去耽誤。
半個時辰後,宋南枝帶著大夫回到家來,莫紫菀在宋南枝帶著大夫回來後也放下了手中的筆,蹬蹬的跑到了莫庭雨睡著的屋子。
昨日沒有去縣裡,主要是因為昨日緊急,她若再要去的話,隻會拖累爺爺就醫的時間。可今日卻是不一樣,肯定不能再錯過了,她雖不懂醫術,但是在旁邊多聽聽,對以後照顧爺爺的生活起居,肯定也是有幫助的。
來人正是濟生堂擅長接骨的劉原大夫,原想著劉大夫應是和廖爺爺差不多年紀,可在莫紫菀放下筆跑來看到的卻是一位約莫二十上下的年輕大夫。
宋南枝在把劉原帶進屋後,本是要請劉原坐下歇息喝口水後再進裡屋為自己老伴看傷換藥的,哪知劉原拒絕道:“多謝嬸子,還是先給大叔看傷要緊,勞煩嬸子先為我打一盆水來,我淨下手後才好為大叔看傷。”
宋南枝馬上應道:“好,好,我馬上打水來,劉大夫你先坐下。”
宋南枝轉身出門就去打水,莫紫菀見著眼前的人客氣有禮,且也能急病人之所急,不由得心生好感,對著劉原也說道:“謝謝劉叔叔來給我爺爺看病。”
劉原看著眼前還沒自己腿高的紮著兩個衝天小辮的女娃,一無人教她對自己道謝,二無人家中大人陪在一旁,劉原第一反應是眼前的女娃很是大方有禮,這樣大方有禮的孩子,誰能不喜歡,低頭微微前彎了下身子,微笑著說道:“你爺爺是病人,我是大夫,為你爺爺看病治傷是我的職責,是應該的,小朋友無需言謝。”
有些人,隻一麵,或是一句話就能讓人心生喜歡。劉原給莫紫菀的印象就是如此,聽完了劉原的話,莫紫菀第一感覺就是他是一位彬彬有禮,很有醫德的大夫。
這時宋南枝端著水進到屋子裡來,劉原淨手後道:“勞煩嬸子帶我去為大叔看傷吧!”
宋南枝道:“多謝劉大夫,這裡麵走!”引著劉原便往裡屋走去。
兩人幾步路就走進了裡屋。當然,莫紫菀也緊跟其後。
莫庭雨在看著劉原後,也招呼道:“辛苦劉大夫跑一趟了。”
劉原:“大叔客氣了。”隨後走近床邊就問道:“大叔今日感覺如何?可還疼得厲害?”
莫庭雨道:“還是疼,一陣一陣的,不過比前兩天好多了。”
“那就好。”隨後又接著說下去,“這痛一時好不了,大叔隻能多忍著些了。”劉原說道,邊說著邊把纏在莫庭雨腿上綁著的布帶給褪了下來,接著又拆了綁在腿上的一片一片的竹片,竹片之下又是一圈布帶,所有布帶拆都下來後才露出膝蓋上的傷口來。
傷口上本敷著的一層用來止血療傷的藥粉,可現在卻變成了一層厚厚的血痂。劉原先是檢查了下傷口周圍的皮膚,周圍皮膚還是紅腫的厲害,又輕輕的在血痂上壓了下,見未有血絲冒出,道:“我先把這血痂祛除,祛除後再為大叔重新上藥。”
後又轉頭對著宋南枝道:“再麻煩嬸子拿塊乾淨的布和重新打一盆清水來。”
宋南枝很快便拿了布和又打了水端進屋來,劉原把布沾濕後再輕輕的覆蓋在傷口上,覆蓋一會後又才拿起布巾在傷口上擦拭起來。
莫紫菀看著棉布在爺爺腿上的傷口上來回移動,隨著劉原的手的移動,爺爺臉上的汗滴也越來越多,開口道:“劉叔叔,布條粗糙,即便叔叔已經很輕的擦拭傷口,可仍免不了傷口被碰觸,疼痛加重不說,還容易讓傷口再流血。叔叔不如換做棉花,用竹簽裹上一點棉花再來擦拭傷口,棉花輕盈柔軟,碰觸傷口時也不會讓傷口再加重。”
劉原頓了一下,想了想道:“棉花雖輕盈柔軟,但卻未必能擦拭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