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轉頭看著進屋來的莫紫菀和慕容清遠,副班長莫離搶先回答:“今天要學的功課大家都會讀了。”
莫紫菀很是欣慰,現在上課的時間雖然減少了,但大家能在李林鬆和莫離的帶領下提前預習並熟讀課文,積極性和主動性都提高了不少,且學習的有效率也提高了很多。
若能這樣一直堅持下去,即便上課的時間減少了,但卻培養出了自主獨立學習的好習慣,這樣反而有利於大家的成長。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學習始終是自己的事,隻有自己熱愛並主動去學,才能有好成績。
“表揚!表揚!咱們綠灣村的孩子就是不一樣,個個都是愛學習,愛勞動的小能手。”
莫紫菀說得順溜,屋裡娃聽得也習慣,並不覺得從她口裡說出來有什麼奇怪。可這聽在門外人的耳裡,卻是忍不住的讓人抿嘴偷笑。
“嬸子,菀菀可真是咱們村裡的寶,你說她那麼小,可說的話出來一套一套的,不說屋裡的娃們聽著舒服,就是我聽到都舒坦得很。”
李大崗自從跟著莫紫菀讀書後,性子一下就轉變了過來,再不像之前成天隻知道漫山遍野的瘋玩。現在的他愛學得很,成天捧著個書讀,不是讀書就是在練字,還天天念叨著要像菀菀一樣,把字寫好了也去抄書掙錢。
杜春霞和李有貴兩口子看著兒子的變化,心裡那叫一個高興。不過也有人不高興,李大崗的奶奶馮氏仍然覺得李大崗不該去莫家,哪怕聽到了李大崗在屋裡讀書寫字也還是抱怨著莫紫菀,說她一個小娃能教出啥名堂來,她就是想讓村子裡人去白給他們家幫忙。
還說有去莫家的時間還不如去山上撿把柴火回來,又說李大崗大了,也該跟著下地了!
但她的這些話當著李大崗和李有貴時她是從來不說的,隻趁著他們父子倆不在的時候,在杜春霞麵前念叨,甚至罵杜春霞連自己的娃都管不好。
可她的這些話,杜春霞早已當成了耳旁風,兒子聽話了,還上進得很,高興還來不及。她又不是腦子被門擠了要去聽老妖婆那些挑撥的話。不但不聽,還在李大崗回來說要買些紙和筆墨回來練字後,她當即就讓李有貴想法子去買。
家裡的錢財都是大崗奶奶在管,要是她去要錢不但一文錢都要不出來,還要白受一頓罵,也就隻能讓李有貴去要。
兒子的變化,李有貴自然也是看在了眼裡。且他始終記著在和廖大夫去抓藥的路上,廖大夫說的那些話,說菀菀是有大出息的。所以李有貴在聽了杜春霞說買紙和筆的話後,當即就去找馮氏要錢,隻是一貫認為跟著莫紫菀是學不出個名堂來的馮氏在聽到李有貴要錢去買那些無用的東西時,黑著一張臉就罵道:“家裡都窮得快喝西北風了,哪裡還有錢去買那些無用的東西,我看你現在是被豬油蒙了心,也不想想家裡要是有錢不早送大崗去縣裡書院讀書了。”
馮氏是鐵心不給的,可李有貴也是鐵了心要買的,在親娘捂著錢不拿出來後,他轉身就出門去找李有地借了銀子進縣裡去買。
買了一套最便宜的筆墨紙硯回來交給李大崗後就說道:“你隻管跟著你菀菀妹妹好好讀書,多聽你菀菀妹妹的話,以後要啥給爹說,爹就是砸鍋賣鐵也肯定給你買回來用。”
讓李大崗聽話的話,李有貴也說了不少,可往回說得再多都被李大崗當成了耳旁風,而買筆墨回來說的這次卻在李大崗的心裡烙下了深深的印記。
看著他布滿老繭的雙手,還有被日頭曬得黝黑的皮膚,以及渴得乾裂的嘴唇,但卻一臉的笑。這笑像是一把錘子,狠狠地砸在了李大崗的心上,讓他生出了以後也要讓爹和娘過上好日子。
懂事後的李大崗不但變得知上進,還懂得了感恩和孝道。孔融四歲就知道尊敬友愛自己的兄長,黃香九歲時為了讓父親少些辛勞,不但包攬了家務活,且為了讓父親能休息好,還在夏日裡把席子給扇涼,冬日裡給捂暖和。
讓爹娘也過上好日子的種子在李大崗的心間落下,接過筆墨點頭應道:“嗯,我會聽菀菀妹妹的話,認真學習的。”
李大崗的變化,不但李有貴夫妻看在眼裡,就是莫庭雨和宋南枝也都意外他的變化。兩老都覺得是菀菀會教人,他才變好了的。隻是這話他們隻在心裡想,就是現在聽了杜春霞的話,宋南枝的臉上褶子又加深了不少,但嘴裡的話卻說道:“她就是人小鬼大,自己都還是小娃,還儘裝著大人的樣說話。”
杜春霞是在莫紫菀回來前就來了,前些日子大崗爹在外麵給人做工,聽說有錢人家的小姐冬日裡穿的都是狐狸毛大衣,差一點的還有兔子毛,說這些皮毛穿在身上暖和得很,還顯貴氣,於是心裡就存下了想給莫紫菀也做一件兔子毛的衣裳。
做完工回來的李有貴當日就去山上挖陷阱,準備趕在冬天到前給莫紫菀做一件兔子毛的衣裳穿。
挖了幾天下來,兔子是抓住了,隻是這兔皮卻是不好剝的,好在他也不是太笨,曉得把抓來的兔子提到皮毛店去打聽咋剝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