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小舅娘的私心(1 / 2)

農家小女福滿園 花幼離 13495 字 2024-08-18

等到李根順,李長風還有李長糧回來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三人見到李長雨在家,也是意外他怎麼就回來了?

李長雨再解釋道:“親家嬸子和俞妹子又琢磨出來了一種吃食,是用紅苕粉做的,我回家來的時候,韓先生也帶著新吃食去京裡了,等到韓先生去京裡回來再去一趟離縣後估計就能大量做新吃食了。”

“這可是好事!”父子三人一聽,也和董碧玉一樣高興起來,有新的吃食出來,作坊的生意就又會好起來。

“又做啥吃得出來了?”李根順問道。

“叫涼粉,我帶了一塊回來,娘拿去灶房了,晌午就能吃了。”

“啥涼粉?聽都沒聽過。”李根順代替大兒子李長風,小兒子李長糧回道。

“紅苕粉做出來的,一會你們看了就知道了,這東西可費紅苕粉了。”李長雨的一句費紅苕粉,讓李家父子幾人開始擔心起來家裡的紅苕粉不夠。

還好李長雨接下來的話為他們解決了紅苕粉不夠的問題,“所以我回來和你們商量下,做涼粉就要用紅苕粉,所以要用的紅苕粉會越來越多,光是咱們家現在剩下的紅苕肯定是不夠用的了。”

“那咋辦?”李根順習慣性地問道。

“還能咋辦,到處找人多買些紅苕回來。”

“還有,以後用的紅苕越來越多,紅苕渣也會更多,菀菀的意思得讓我們再多養幾頭豬,順便再養幾頭牛。”李長雨頓了下又接著說道。

李根順以為自己沒聽清:“養牛?”

“對,養幾頭牛。”李長雨肯定道。

“養牛做啥?牛可金貴得很,而且咱們也沒養過牛,養不好咋辦?”李根順一聽他說得養牛,就馬上條件反射地不同意。

“爹這話說的,照你這樣說,以前咱們還不知道啥是紅苕粉呢,現在不也天天磨出來掙錢麼!”李長雨不讚同他爹的話說道。

“你想養,那你說說這牛要咋樣?”李根順常年都是和田地打交道,說起做生意來就怕虧錢,聽到兒子執意想買牛回來養,一絲不悅就爬上了額間。

“還不是當養豬一樣養。”李長雨說的輕鬆。

“你說的輕鬆,每天光是喂家裡這十幾頭豬就已經夠忙了,要是再多喂些豬,又加幾頭牛,就咱們家這幾個人,你說咋忙的過來?”

“真忙不過來了,咱們也找幾個人來幫忙張羅下田地,來的人也開工錢,肯定不能讓人白幫忙。”李長雨提議道。

“做啥?咱們一不是有錢人,二不是官老爺家,自己都是泥腿子,還請人來種地,我看你日子沒過上幾天好的,到是學會擺譜了。”

說起找人來幫忙,李根順就和當初莫家兩老一樣不讚成,覺得自己都是土裡刨吃的,咋好意思買人回來,當起有錢人家的老爺太太來。

“莫叔家不就添了人來幫忙?我也……”

李長雨還沒說完,他爹李根順就把話搶了過去,“咱們能和你莫叔家比麼?咱們家好多人?你莫叔家好多人?屋裡屋外全都要靠著你莫叔和宋嬸子,他們不添人能忙得過來麼?”

“再說了,你莫叔家添人,也不是他們的意思,是韓家幫忙添的人。”

李長雨被他爹好一頓數落,“爹,你就不能聽我把話說完!我也沒想著添人,我曉得自己是啥身份,沒想家裡添人後就當甩手掌櫃。”

接著解釋道:“我就是想著忙的時候請人來幫忙,不忙的時候,咱們就自己照顧。”

“菀菀是有本事的,啥好事都想著咱們,作坊的事我們也沒不好好做,但是養豬,養牛能掙錢,咱們為啥不試試?咱不會,前麵先少買些,就買兩頭回來試試,啥事還不是多學學就會了。”

“爹,二弟說得對,咱現在不會沒關係,買兩頭回來試試,養豬和養牛區彆也不大,養一段時間也就會了,再說了,菀菀和清遠連地都沒下過,現在還敢種藥材,咱們就養兩頭牛,也沒啥不敢的,養了牛以後犁地,或是套個車上,上個集買個東西也方便。”李長風也是讚成李長雨的想法幫腔道。

“你們說的簡單,買回來了,上哪去找那麼多吃的來喂?”

“這牛和豬可不一樣,牛還得牽出去放,家裡的事都忙不過來了,那還有時間牽牛出去放?”

雖說先養兩頭花費不了多少,可他又擔心忙不過來。

這時李長糧說道:“爹,就聽二哥的,咱們先買兩頭回來,我來養。”說完馬上又接下去,繼續說道:“魚兒娘馬上也要生了,屋裡也離不開人,我每天都在家,我來照看牛。”

“你下個月不去作坊了?韓先生可是說了,你們兄弟輪流去一個月,去識些字,免得以後被人騙了還啥都不曉得。”李根順一聽小兒子話裡的意思,這是想一直在家守著她媳婦了,本就不好的臉色,此時更是黑了下來。

“我也不是不去,過幾個月再去也不遲,再說了有大哥和二哥在,還有林鬆也會讀書了,我就是不去學讀書認字,也沒得啥關係。”

讀書有可能是小孩們的願望,但都是當爹的人了,也就不再想著讀書這事,覺得自己現在讀不讀書都沒什麼關係。

李根順見三個兒子都願意買牛回來養,也就不攔著了,買就買吧,反正這家以後都是他們的,道:“家裡就這麼大,再買牛回來往哪放?”

“現在還沒多忙,先修個牛棚起來。”李長雨見他爹不反對了,馬上緊跟著說道。

父子幾人商量好了買牛的事,可晚上回房休息的時候李長糧的妻子邱悅卻是不高興了,“你說你是不是木頭?大哥和二哥都知道去作坊裡跟著韓先生學做生意,就你想留在家裡,留在家裡做啥?天天不是圍著豬打轉,就是圍著家裡的磨打轉,你留家裡轉過去,轉過來,能轉出錢來?”

李長糧回道:“你不是快生了麼?我留在家裡也好照顧你!”

邱悅聽他的話不但沒有高興,反而還說道:“家裡有娘,還有大嫂,二嫂在,那需要你來照顧我,你去好好的跟著韓先生做生意,和親家嬸子他們也要多走動。”

“大哥和二哥經常往親家嬸子他們家走動,菀菀對大哥和二哥都更親近些,林鬆更是天天和菀菀待一塊,你要再不多走動,以後作坊裡的事你啥話都說不上,人家都不認你這個東家。”邱悅抱怨道。

邱悅說的苦口婆心,可李長糧卻並未把她的話聽進心裡,反而笑著說道:“林鬆跟著菀菀讀書,肯定要天天待一塊的,他們兩兄妹感情好些也是該的,菀菀沒得個親兄弟姐妹,和林鬆多在一起,關係親厚些,等菀菀大了也好有個兄弟幫襯著。”

根本沒說莫紫菀和大哥二哥更親近,自己沒時間去他們家,大哥二哥經常去,和大哥二哥親近些也正常。這又不是啥大事,自己這麼大的人,總不可能去為了一個娃的喜歡跑去人家家裡套近乎。

“你就天天在家裡喂豬,能喂出個啥來?”邱悅見他一點沒把自己說的聽進去,臉色一下就暗沉了下來。

“家的豬再過一兩個月就能出欄了,不就見到錢了!等把牛養上後,以後能掙的就更多了。”老實人李長糧還沒見著自己妻子的臉色不對,反倒喜滋滋的說起養的豬出欄後就要見錢了。

“見啥錢了?作坊裡分得銀子都是娘管著,娘給咱們一點咱們才有一點,不像大哥和二哥輪著在作坊裡做事有油水不說,走的時候娘還會給一些。”

說到這的時候,邱悅更是要讓李長糧去作坊裡學做生意,不然以後家裡的生意都是大房二房管著,以後他們兩房吃肉,他們三房就隻能喝點湯。

“等二哥回來了,你就去作坊,我有娘她們在家照顧我,你就好好的去作坊裡學做生意。”說完還有些可惜的說道:“可惜勤勤是個女娃,不然下個月你去的時候也給帶去作坊,讓菀菀教讀書。”李勤,勤是他們的女兒。

李長糧不高興了,“女娃咋了?菀菀不是女娃麼?好多男娃都還比不過她!”

“還有,咱們沒分家,家裡的銀錢本來就該是娘管著,給大哥、二哥多少,咱們多少。去作坊肯定要多帶著銀子在身份,下次換我去,娘也一樣會給,你就彆小心眼了,娘對我們兄弟可都公平著。”

邱悅見他不高興了,也沒再多說錢的事,她也清楚,婆婆對他們三家是真的一碗水端平,而且婆婆平時雖然嘴上不饒人,也潑辣的很,但是也從來沒有磋磨過媳婦,隻要不惹得她不快,日子也好過,“我也沒小心眼,就是覺得大哥二哥都跟著去學做生意了,你還要留在家裡養豬養牛,雖然養豬養牛也能掙些錢,可和作坊比起來,這點錢算個啥?而且這點錢還不是咱們一家得。”文學一二

“你說說,你不想法子多掙些錢,以後咱們咋給兒子多存些錢?”邱悅說著話就把李長糧的手拉過來蓋在自己挺起來的肚子上。

“去,我肯定去跟韓先生學做生意,等你把兒子生下來我就去,這段時間我先在家裡,家裡要養牛了,我先把牛給養起來。”

“快睡了!彆累著我兒子了!”李長糧說完就扶著邱悅躺下去,“你放心,我肯定多掙錢,把你和兒子,還有咱們閨女養的好好的。”

邱悅聽這話後也不再和她多說了,想著二哥也還有十多天才回來,她再慢慢和他說,肯定不能讓他在家裡留著。

“好,你也睡。”

李長雨走的時候已經是午時後了,一大早起來就忙著喂豬,喂鴨,一通忙活就忙到晌午,吃過晌午又交待了一遍,修牛棚,買牛,還有忙不過來的時候請人來家裡幫忙。

李長風笑著把二弟送走,“放心,家裡有我呢,我知道咋做,你好好跟著韓先生學做事,再多跟林鬆和菀菀認幾個字。”

一聽說認字,剛剛還說侃侃而談的李長雨瞬間沒了興致,“我也覺得老三說的對,咱們家有一個人會認字就可以了。”

雖然李長風也是這麼認為的,可他是大哥要再跟著他們兩個這樣說的話,也就真對不起菀菀和韓先生的一番心意了,“你快去,去了好好的認字,你總不能天天喊著桉桉背書讀書,自己卻又不想學,你得給桉桉帶好頭。”

李長雨在自家大哥催促下也沒了其他啥心事了,說了句:“我走了。”後就轉頭往著院子外的路走去。

韓書賢是帶著陳和容一道來的‘食客來’。

“韓兄,可是又有啥好菜出來了?”慕容廷敘早早就等著韓書賢來了,門口見著後就熱情的招呼起來。

“讓你猜中了!”慕容廷敘沒想到真有新鮮的吃食,馬上一臉興趣,“又想出啥好東西來了?”

“好東西談不上,不過吃個新鮮感還是可以的。”

有午餐肉,烤雞烤鴨,還有烤兔在前,慕容清遠對他說的好東西談不上這句話自動忽視,直接認為他是在謙虛,“你就彆謙虛了。”

“快進屋,咱們進屋裡慢慢說。”說著就側著身子迎著韓書賢進屋。

進到房間後,慕容廷敘又迫不及待的問道:“韓兄,現在可以說說是啥好東西了吧!”

韓書賢笑著,“慕容兄這性子是越來越急了!”

慕容廷敘也不在乎他笑話自己著急,“我就不相信韓兄不著急!”

自己是做吃食生意的,可他也是,不然他們也不會走得這樣近。

韓書賢笑而不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