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碧玉端了米花糖進到李林鬆的屋子後說著話時就把手裡端著的米花糖放到了桌上,吃著米花糖時莫紫菀順勢就誇起了大舅娘郭敏英做的米花糖好吃起來。
董碧玉對大兒媳滿意得很,一聽莫紫菀誇,臉上的笑就掛了上來,「你大舅娘的茶飯手藝好,在茶飯上又愛花心思,同樣的飯菜比我們做的都好吃,這米花糖也做的好吃,比集上賣的都好吃。」
說完了郭敏英又說起了李長雨的媳婦,「你二舅娘也會做飯,不過比起你大舅娘來,還是要差一些,但是她做衣裳做得好,就你小舅娘偷女乾耍滑了些。」
莫紫菀聽後,抿著嘴笑了起來,「小舅娘也是一心為了小舅好,剛小舅娘還說,讓小舅去午餐肉作坊裡,說以後也跟著我學認字。」
董碧玉一聽莫紫菀的話後,臉上的笑就不見了,想起之前她就說過想讓長糧去午餐肉作坊去的事,家裡又不是不讓長糧去,是長糧自己不想去,但是話在她嘴裡說出來就變成了好像是家裡壓著長糧,不想長糧去一樣,生怕她說些不該說的話,董碧玉忙問道:「她咋和你的說的?」
莫紫菀見外婆變了臉色,不過她還是維持著剛剛的笑臉,狀似隨意的說道:「剛剛小舅娘拿米花糖的時候,說勤勤姐姐也喜歡讀書,想讓勤勤姐姐也去我們學堂裡讀書,後來又說小舅年後也要去作坊,去跟著乾爹學管理作坊,還跟著我學認字。」
莫紫菀沒說小舅娘是因為她覺得小舅在家喂豬喂牛沒出息,她想讓他去作坊學做生意,學認字後好多掙些錢。
「那你覺得你小舅該不該去?」董碧玉本想說你小舅不會去作坊,就在家裡,可是在莫紫菀又說認字後,她有些遲疑了,想著她聰明,幫自己出出主意也是好的。
讀書的好,她現在是知道得清清楚楚,菀菀和清遠為啥聰明,不就是因為他們會讀書,現在大孫子讀書了後也比村裡的娃聰明,所以這會她有些遲疑了,要是小兒子也認字了,做事啥的也能多些主意。
一開始,莫紫菀就說了讓三個舅舅輪流去作坊,這樣作坊的事都能上手不說,學認些字後也方便做賬和把生意照顧得更好,但在知道了小舅隻想留在家裡後她也沒說什麼。
各家有各家的過法,她不能做強求,再說了有大舅,二舅在,以後還有大哥,桉桉他們,也不愁家裡沒人會認字。
所以董碧玉此時的問話,她也不好作決定,隻說道:「這還得看小舅他自己的想法,雖然認字對做生意有一些幫助,但也不是說非要讀書識字,而且大舅,二舅,還有大哥都會認字了,他們都能教小舅讀書認字,但是小舅自己想去作坊,我肯定也支持,學學作坊的管理總也有好處。」
董碧玉本就是個人精,莫紫菀的話說完她也曉得是啥意思了,去了肯定有好處,不去也沒啥,認字啥的,要是想學,可以跟著大兒子和二兒子學,主要的還是看長糧他自己的想法。
心裡把邱悅又埋怨了一遍,覺得她不該自作主張,想著等這個年過了後她再好好的敲打敲打小兒媳婦,彆成天看著碗裡想鍋裡,他們就是個莊戶人家,彆成天想著掙大錢,現在家裡有這些收入都已經是天大的好事了,也是托了莫家的福氣,要是讓自己家單獨去掙錢,不一定能掙到現在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