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了莫家添人的事後,韓書賢又說起了對作坊的打算,「兩個作坊的生意我是不用擔心,就現在我們都是供不應求,隻要我們做出來的東西一直這麼好,就一直會受人喜歡,生意就能維持下去。」後麵話鋒一轉,「我就怕我不在作坊後,久了大家就懈怠了,所以莫叔你平日去作坊裡查看時有什麼就說什麼,不要礙於情麵不好意思說,這樣恐會讓他們得寸進尺,從而懶散,做不出好東西來。」
韓書賢才開一個頭,莫庭雨就覺得自己不能勝任,「書賢啊,我怕是管不好,我說了他們也不會聽我的,你重新找個人來管。」
韓書賢也知道讓老實本分了一輩子,從來都是老好人的莫庭雨冷著個臉去管人,一時半會他肯定適應不下來,好在現在經過上次的事後,黃瑞的威信逐漸樹立起來,又有李有樹他們幫著,一時也不會出什麼亂子,「莫叔要是覺得不好當麵說什麼,就讓黃瑞去處理,隻是萬一出什麼事,又有人求到莫叔你這來,你可千萬不要答應。」韓書賢又交代道。
「這個我知道,我肯定不管,全部推到黃瑞身上去,實在不行,我就說等你回來處理。」
「這樣也行。」
「乾爹,我有個想法。」莫紫菀聽了兩人的話後產生了一個想法。
「什麼想法,說來聽聽。」韓書賢看向莫紫菀說道,知道她這是又有主意了。
「再開兩個作坊,還是做吃食和造紙坊。」
三人一時都沒懂起她說再開兩個作坊是什麼意思,和現在他們說的話題有什麼關係?
「詳細說說看,為什麼要再開兩個一樣的作坊?」韓書賢知道她肯定是有自己的用意,不然也不會說出來。
「因為再開兩個就能形成競爭關係,讓大家知道,我們不是非他們不可,即便沒有了村裡的作坊,我們還有其他的作坊,讓他們有危機感,有了危機感才能珍惜現在的做工。」
「還可以計量,誰做出來的東西又多又好,誰就能拿到更多的工錢,反之,則工錢就少。」莫紫菀適時地提出了提成的方案來。
韓書賢初聽也覺得這個法子好,「這個法子好,有了危機感,有了工錢的激勵,大家在做工的時候也能更用心。」可想到衙門的事,隨後又道「就是咱們的人有些不夠用,得再找人。」其實找人也不是難事,他擔心的是,作坊開工後一時之間找不到合適管事的人,總得要有個管事的人,不然一盤散沙,肯定不能把事情做好。
「乾爹,人不夠,我們可以招人。做事的不夠招做事的,管事的不夠招管事的,村裡一些乾得好的人也可以提拔起來,暫時不用他們統管整個作坊,隻負責一個環節,各自把各自的環節監督管理好就行,做得好以後還可以再往上升。」
「而且縣城的商業發展得越多,越好,百姓們的收入就會增加,日子就會越過越好。」
要是沒有在村裡開作坊這一事,韓書賢肯定是理解不了莫紫菀現在說的這話,可有了村子裡開作坊的先例在,他便很快就理解到了商業發展後百姓的收入也會增加這一說法,開作坊後必然需要人,這些人自然可以從當地的百姓裡麵挑選,百姓有工做後,收入自然就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