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蕭陽說謊,還是蘇嶺染說謊?
嚴華華沒有聽信兒子的一麵之詞,而是找到那幾個跟蕭陽一起回家的同學問了一遍,得到和蕭陽一樣的答案。
她不傻,那幾個是兒子新結識的朋友,很可能串通一氣。
於是到了白天,她趁孩子們上學了,獨自來到撞人現場附近的店鋪問人。很幸運地問出,那個被蕭陽撞的人是住在附近客棧的遊客,次日清早就走了。
由於車主逃逸,自行車被收破爛的撿走了。
嚴華華還打聽到,撞了人的那一刻,大家確實看見蘇家的混血小孩騎車跟在蕭陽後邊。
雖然距離略遠,依舊可以看出他騎得很快。
為什麼特彆注意他?因為他是當地唯一在鄉下小學讀書的混血兒。父母是當年最不被看好的一對,而他是最不被看好的平庸混血兒。
每天路過,經常有人下意識地向路邊望出一眼,看看他是否從門口經過。
那天聽到有小學生撞了人,不少人以為是他撞的呢。
至於他當時是否在追蕭陽,不清楚。
畢竟大路朝天,各走一邊的單車黨並不少,哪個知道誰追誰?又是放學高峰期。
倒是蕭陽摔倒後,那小孩有停下來看了一眼。
“你是說,他停下來看一眼就走了?”嚴華華重新問了一遍。
得到肯定的答複,她由衷地向對方道謝,然後離開了。
問了這麼多人,沒有人能夠肯定是她兒子撒謊。也有人說可能是小染在追蕭陽,因為一群小孩的車速很快。
所以,嚴華華不打算再追究。
她不相信自家一個才十二歲的孩子會煞費心思,與人串通一氣陷害比自己小的孩子。
倒是小染,他跟在後邊騎得很快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老實說,他有沒有追蕭陽已經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看見蕭陽摔到水田裡不僅不扶,還袖手旁觀。這種冷漠的行為讓人心寒,同時讓她認清一個事實。
都說小孩的言行多半是受大人的影響。
先是柏家的龍鳳胎,接著是小染對蕭陽的各種看不起。對他遭受校園暴力的漠視,足以證明很多東西。
由此可見,他的父母背地裡一直瞧不起她,和她的孩子。
罷了,無論人們承不承認,其實階級觀念一直存在於人們的心中。有錢人家的孩子,當然看不起窮人家的小孩,否則哪來的攀比?
想到這裡,嚴華華心裡一揪一揪的,替自己孩子受的委屈心疼,便進城買回一輛價值800多塊錢的山地自行車。
這是蕭陽一直夢寐以求的,他們班的好幾個同學都有。他一直想要,她就是不肯買,小孩子嘛,百多塊錢的單車綽綽有餘,同時也怕他小小年紀學攀比。
今天買是出於愧疚的心理,她想給孩子一份意外的驚喜和補償。
果然,蕭陽放學回家,看見那輛山地車又驚又喜。當得知這是母親買的,不是柏家賠的,頓時不大高興。
“做錯事不該受懲罰嗎?”叛逆少年很不服氣。
“他還小,不懂事。”嚴華華勸他,“以後你離他遠些,彆跟他起矛盾。萬一打傷人家,你媽我賣了這棟樓也賠不起。到時彆說山地車,連住的地方都沒有,聽見沒有?”
見兒子還是氣悶,便說:“我會告訴他媽媽,讓她狠狠罵他一頓,行了吧?好了,快洗手吃飯。”
蕭陽這才悶悶不樂地帶小妹去洗手。
至於蘇杏那邊,嚴華華決定什麼都不說。
她無法斷定是誰撒謊,又是小孩子的打打鬨鬨,沒必要大驚小怪,更不希望多生是非,不如就此作罷。
嚴華華擺著碗筷,臉上掠過一絲陰晦的神色。
慣子如殺子,自家的孩子自己教。是龍是蟲,要將來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