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楊景決定分土地(1 / 2)

明王是周國諸王之一。

周國分封諸王,每一位王都鎮守著一州之地,勢力龐大,雖說是受朝廷節製,可具體聽不聽朝廷的話,還得看諸王心情。

就像上次六國伐周,燕國攻破十險斷天關之後,因為少帝姬雲乾的唯唯諾諾,選擇求和,這就引起了諸王不滿,沒有一個出兵來拱衛京城,全都在自己的封地觀望。

直到蔡嵩廢帝,姬武曌登基為帝,並明確了要跟燕國打到底,然後,蔡嵩親率涼州軍,三戰三捷。

諸王這才紛紛采取行動,帶兵來拱衛京城,並分出部分兵力去支援蔡嵩。

由此可見,諸王在周國的權力有多大。

不是周國曆朝曆代的皇帝不想削藩,隻是諸王已經得勢,尾大不掉。

那怕是先帝那種明君,也僅僅隻是能夠壓製諸王而已,徐徐圖之,不敢真的大張旗鼓的要削藩。

這也是為什麼,在調查七百裡外城的徒弟歸屬之後,張傳芳會認為,楊景可能不會在七百裡外城效仿白石縣的分土地政策。

因為要分土地,就必須要對明王之子下手。

明王之子一個人就占了七百裡外城十分之一的土地,這簡直不可想象。WwW.ΧLwEй.coΜ

也正因為土地兼並十分嚴重,所以,生活在外城的百姓,大多都成為了富豪鄉紳、達官顯貴們的佃戶。

靠著幫地主種地來苟且偷生。

楊景要改變這樣的現狀,不僅僅是為了給老百姓打造一個相對公道的環境。

更重要的是,提起老百姓的積極性,讓老百姓對生活有盼頭,隻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發展七百裡外城的經濟。

試想一下,外城大量老百姓都隻是佃戶,那他們種地有什麼動力呢?無非就是得過且過的混日子罷了。

就算他們大豐收了,他們也得不到多少好處。

因為很多地主采用的稅收政策都是,沒有豐收的時候,定額收取,豐收了之後,就按照比例收取。

簡而言之就是,不管是豐收還是不豐收,地主們永遠都要占大頭。

所以,很多佃戶的積極性其實真不高,因為付出的勞動跟收獲完全不成正比,相差太嚴重了。

很打擊佃戶們的積極性。

“就拿他開刀!”楊景思索了片刻之後,說道:“他如果識趣,願意老老實實交出所有的田產就算了。

膽敢說半個不字。

就弄他!”

楊景雙眼眯起,眼中閃過冷冽寒芒。

他從來就不是什麼婦人之仁之輩,他有菩薩心腸,但更有霹靂手段。

“可這樣的話,明王一旦向朝廷那邊進言,這將對侯爺你十分不利。”張傳芳眉頭皺起,臉色凝重的說道。

“有什麼不利的?”楊景淡淡的說道:“雖然民間土地兼並沒有人管,可在大周律上麵,是有明確規定的,王侯貴族、富豪鄉紳是嚴禁土地兼並的,有人敢犯,是要殺頭的。”

“可……”

“沒什麼好擔憂的,你就按我說的去辦。”

“好吧!”張傳芳猶豫了一下,點了點頭。

既然楊景心意已決,張傳芳知道,就算他再怎麼去勸,楊景也是不會聽他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