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糾紛(2 / 2)

春節剛過,湘南一位退休教師就以華夏音樂家協會交響樂學會會員、音樂教授的身份,在《羊城晚報》上發表文章【“好漢”與“王大娘”咋就這麼像】,隨後《法製文萃報》另以【《水滸傳》的主題曲《好漢歌》竟是剽竊民歌《王大娘補缸》】為標題,轉載了這篇文章。

一場名譽權糾紛案緣此而起,隨後趙季蘋,向燕京朝陽區法院起訴退休教師以及《羊城晚報》、《法製文萃報》侵害其名譽權。

由於傳播渠道匱乏,這件事尚未傳開,但出了這樣的問題,隻要判決沒下來,就會對電視劇的開播產生影響,所以趙季蘋就來找張記中討論主題曲是繼續用《好漢歌》,還是換一首。

“在創作過程中,我研究了魯東梁山、鄆城等地的民間音樂……”

“在這首歌中綜合了鄆城的箏曲《呀兒喲》和豫東民歌《王大娘補缸》的音樂素材,並加以新的藝術創造,構成了新的音樂形象……”

“這是對這些民間音樂素材進行了再創造,怎麼可能是抄襲!”

趙季蘋越說越來氣。

“運用民間音樂作為素材進行音樂創作,無可非議,因為這是音樂創作的正常手法之一……”

“關鍵在於是否賦予原素材以新的生命,是否塑造了新的音樂形象,古今中外的音樂作品中,這類例子比比皆是,最典型的當屬黃霑的《男兒當自強》,用了粵東民樂《將軍令》……”

“在民歌上簡單加減幾個音符寫不出《好漢歌》,這首歌曲有自己新的生命,絕不是一般的改編,更不是抄襲。”

沈陵遊說了自己的看法。

趙季蘋看著他,有種碰到知音相見恨晚的感覺。

沈陵遊倒不是偏袒他,隻是就事論事。

音樂抄襲跟小說抄襲類似,不是特彆的好劃分鑒定。

但可以肯定,《好漢歌》不是像音樂裁縫那樣用幾首歌縫合出來的,也不像漢化組那樣用彆人的曲填詞出來的,更不像科技竊賊那樣用升降調、升降速改原曲改出來的。

進入水滸城,來到《水滸傳》劇組,見到了張記中。

大胡子自從榜上了央視這條大腿,日子越來越好過了。

1992年得以擔任《三國演義》第四部分—“南征北戰”的製片人,現在又當上了《水滸傳》的製片主任。

在原時空,他後麵還會籌拍一係列的央視武俠劇。

“我不認為這是一個問題,這件事分明就是他們對你的名譽的侵害,你也不用過於擔心,法院會依法而判的。”張記中對此事沒有太在意。

“我自然是相信法院會還我的清白,這不是怕影響到劇的正常播出嗎。”趙季蘋道出了自己的擔憂。

“我們的後期製作沒有那麼快,我估計得半年到一年,到時判決肯定已經出來了,沒事。”張記中不以為意。

“不不不,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趙季蘋擺手,道:“我知道你信任我,但你忘了,這是央視的劇,你覺得上麵會允許嗎?我看還是多準備一首備用主題曲的好。”

“你呀……”張記中的確是忘了考慮央視了,上麵可沒這般好說話,於是道:“好吧好吧,那就多準備一首備用的,你是不是已經寫好了?”

“唉,我現在哪有那個時間和心情寫。”趙季蘋歎氣。

“那怎麼辦?我現在上哪去找一個像你這麼牛的音樂家來寫一首歌像《好漢歌》與水滸這個故事那麼完美契合的主題曲。”張記中攤手。

“這……”

趙季蘋犯了難,自己負責整部劇的配樂,理應自己來,可現在確實騰不出手。

忽然,靈光一現。

隻見,他看向了沈陵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