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時荔對麵,對她笑得一臉溫柔的是原主的遠房嬸嬸。
原主是一個苦命的姑娘。
出生的時候家境殷實,不說大家閨秀,也算得上是小家碧玉。可惜三歲沒了娘,十二歲沒了爹。
原主爹去世的時候,擔心原主一個小姑娘受人欺負,費儘心思尋到了自己一個遠房親戚,把女兒和所有家財都托付給了這個遠房親戚。
說好了隻要好好善待女兒,等以後出嫁送上嫁妝,剩下的家產都送給這門遠房親戚。
原主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姑娘,和這遠房的叔叔嬸嬸一起生活,還覺得兩人待自己不錯。
但時荔看過原主的記憶,很輕易就看得出來,原主之前一直被糊弄。
明明父親留下了豐厚的財富,自己的吃穿用度卻都是次一等。但這個嬸嬸慣會做表麵功夫,在外人麵前對原主關懷備至,讓人一點兒錯處都挑不出來。
他們家在這個地方也算有些名望的富戶,每個月十五都會去廟裡上香,末了還會布施很多饅頭和銅板。
今天又是十五,嬸嬸照常帶著原主出來上香。
很多在這裡長久乞討的乞丐都知道他們家布施的習慣,早早就在寺廟外麵等著了。
聽見嬸嬸說自己臉色不好,時荔伸手摸了摸臉頰,茫然微笑。
“我沒事,大概是昨天晚上睡得不好,讓嬸嬸擔心了。”
“既然如此,待會兒回去再好好睡一覺,我看著你最近好像瘦了,晚上讓小廚房燉一碗燕窩補一補。”
嬸嬸滿臉疼惜,說出的話也很暖。
隻是……
時荔忍不住看向嬸嬸一頭珠釵,再回想原主,整個梳妝台上大概都沒有這麼多首飾,有的多是看著新巧實則無比便宜的絲帶頭繩。
馬車四平八穩停在寺廟外,時荔跟著嬸嬸從馬車上下來,好奇地看向周圍。
和原主記憶中一樣,古色古香的寺廟,香客來往,絡繹不絕。
不遠處聚集著不少衣衫襤褸的乞丐,看見他們的馬車,紛紛跪在地上朝著這個方向磕頭。
“荔荔下個月就要及笄了,等過幾日,嬸嬸再為你裁製幾身新衣服,都是大姑娘了。”
這裡人流熙攘,嬸嬸自然也沒有放棄表現的機會,伸手撫摸著時荔額角,一臉溫婉疼愛。
時荔強忍住嘴角抽搐的衝動,大概也隻有原主那樣天真的小姑娘,會覺得叔叔和嬸嬸是真心對自己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