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流言,從北邊傳過來。
本來是北國二王子嘲諷靜朝的帝王是個閹人的無稽之談,可在傳播蔓延的過程中,越來越離譜。
後來變成了帝都茶樓中盛行一時的話本子,說的是前朝的事情,可是字字句句映射的都是時荔。
話本子的內核就是將陳舊的“狸貓換太子”改成了“公主換太子”。
連開辦女學這件事情,都被編排進去,說成陛下是女兒身,所以處處為女子考量。
可能茶樓中喝茶聽曲的過客都不會想到,越是荒誕的話本子,越可能是真相。
這件事情傳到時荔耳中,她用儘全身之力才穩住心神,隻嗤笑了一聲。
“一派胡言。”
過了幾日,連全心全意經營女學的謝清韻都聽說了這件事情,忍不住進宮來見她。
屏退眾人後,謝清韻皺著眉憂心忡忡地問:“陛下打算怎麼辦?”
“以不變應萬變,不會有人敢拿一個話本子來質問朕。”
時荔手握著一支狼毫,正在給袁持之寫回信。
他到了北地,第一封戰報已經傳了回來,首戰告捷。
謝清韻抿了抿唇,輕聲提議,“不如陛下給袁持之寫一封信,問問他的意思?”
“朕若是自亂陣腳,才容易被有心人抓到把柄,再者北邊戰事吃緊,怎麼能讓他再為這點事情費心。”
時荔直接回絕了謝清韻,壓根不考慮和袁持之說這件事情。如果她連這點事情都應付不了,真的白瞎了謝老和袁持之多年教導。
謝清韻見她心意已決,便不再多說。
想了想,轉移話題道:“好在黃素清在南邊一切順利,修築的第一重堤壩剛剛防住一場急雨,當地百姓都很感念陛下恩德。”
沒有什麼比事實更能說明問題了。
黃素清那邊順利,時荔也能稍微鬆一口氣,不管是為百姓還是為自己。
說書人和話本子的事情發生,對時荔也不是全無壞處,至少給她提了一個醒,現在開始要更加謹言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