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看著張曉平和蘇雅琴幾人隻一會兒的功夫就開始熱烈交流起來,臉上微微一笑,心裡也為張曉平高興。
在傭兵團這個大集體裡,周文心中最著意的其實就是紅袖和張曉平了,這兩人都是身世坎坷,自小就有失親之痛,特彆是張曉平,本身就是個棄嬰,由師傅一手撫養成人,結果好不容易和母親相認,還沒好好享受母愛帶來的快樂,卻又經曆了人間慘劇,母親和如父如師的紫青道長相繼離世,這對一個未成年人來說,心理的打擊和淒苦不是一般人能夠忍受的。
但是張曉平卻是從沒在周文麵前叫過苦,也從沒表現出迷茫和彷徨,他外表靦腆卻是意誌堅定,話語不多卻是心思機敏,待人隨和卻是內心孤傲。
張曉平雖然是傭兵團裡年紀最小的戰鬥人員,但是不論是文化水平、日語水平、軍事技能、武功身手都比旁人高出一大截,學習能力超強,人又機敏靈動,從綜合素質來說,已經是傭兵團僅次於周文的第二人,而且他未來的成長空間還很大。
這樣的人內心有點兒孤傲之氣是難免的,不是說他就看不起其他兄弟,而是他們的所思所想不在一個水平線上,也不是誰高誰低的問題,而是出生環境和生長環境以及教育環境不同導致的。
張曉平自小就在紫青道長的培養下讀書識字和習武,再加上紫青道長閱曆豐富,知識麵涉及廣泛,心性溫和,與世無爭。
張曉平就受到師傅耳濡目染的影響,性格就相對內斂溫和,但是眼光和思維就要比一般人要高上一線,到後來又經曆人間慘劇,跟著周文走上了和以前的平靜生活截然不同的另一條道路,內心的矛盾和衝突必然會有的。
這就需要通過人生的經曆和經驗慢慢進行調和平衡。
最好的辦法就是有知交好友,能夠相互傾訴心裡的疑惑和矛盾,再相互開解和鼓勵。
要知道,對著自己的好友傾瀉心中的不快,不管對與錯,可以毫無保留地說自己想說的話,罵自己想罵的人,讚美自己喜愛的人,憧憬自己向往的生活等等,這些都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也是一個少年人在成長中不斷學習和調和內心矛盾和迷茫的最好方法。
所以少年人都喜歡結交朋友,都有朋友。
但是這些張曉平都沒有,生死兄弟不一定就是懂你的知交,能夠懂他的周文又變成他心目中如父兄一般尊敬的人,就像一個少年一般都不願意對自己的父親和兄長說悄悄話一樣。
你會對著你的父親去說你喜歡班上的某女生嗎?你敢對著你的父親談論你不想讀書隻想開豪車玩遊戲泡妹子嗎?你會對著你的父親去發泄來自家庭教育的壓力嗎?
所以張曉平是孤獨的。
而周文是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他已經把紅袖和張曉平當做自己親妹妹和親弟弟來對待,自然就想為他們創造一些交友的機會,比如把紅袖送到學校去讀書,比如這次把張曉平安排去接待幾個大學生。
這時,高小山趕緊提醒發呆的周文說道:“書生,車隊是不是該進鎮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