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說明了什麼?是不是除了模範旅之外,還會有其他未知的中國精銳部隊出現?
這讓阪本政右衛門產生了一絲警惕。
他不是不知道添油戰術的弊端,但是之前遇到的那些毫無鬥誌的東北軍,不管是派出什麼規模的部隊,敵軍都是一觸即潰。
甚至一支隻有128騎的日軍先頭騎兵部隊,就將擁有兩旅8000之眾的湯玉麟嚇得棄城而逃,創造了戰爭史上的一個笑話。
這也導致包括他在內的日軍上下都對中國軍隊產生了極大的輕視,認為隻要部隊一開到長城腳下,長城防線的中國守軍必然就會望風而逃,所以他才派出了米山大隊以及混成14旅團優先開拔。
但現在看來,自己有些想當然了,所以他決定等第6師團的主力部隊整補完畢後,再傾巢而出,以摧枯拉朽之勢一舉攻克長城防線。
說到這裡,有人就會問,日軍的後勤補給怎麼會那麼難?不是說他們的物資裝備比中國軍隊好得多嗎?
其實之前就提到,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和發動熱河戰役都沒有得到國內的授權,而是日本關東軍單方麵的軍事行為,就導致日本國內並沒有做好戰爭準備,關東軍在戰爭初期也得不到國內的物資支持,隻能動用自己的常規儲備。
而常規儲備也僅僅是能支持一次戰役規模的戰鬥。比如熱河戰役就將關東軍在東北的常規儲備消耗了大半,而且熱河戰役進展之順利也出乎了關東軍總部的預料,這就導致他們在短時期內就要接著發動長城戰役。
不控製長城,日軍在熱河的整個交通線都要暴露在中國軍隊的威脅之下,同時熱河省本身也缺乏抵禦中國軍隊反攻的戰略屏障。
所以日軍要想長期占領和統治熱河,長城就必須拿下,進而威脅中國北方的經濟和文化中心平津地區。
日軍就是要在戰略上把戰爭的主動權牢牢控製在手裡,打或不打都是他們說了算,而中國方麵隻能被動防禦。
所以這個時候,日本國內也不得不捏著鼻子支持關東軍,總不能把吞到嘴裡的骨頭再扔回去吧?所以就造成了日本發動熱河和長城侵略戰爭的既成事實。
而此時日本國內的戰爭物資還沒有完全到位,導致準備進攻長城防線的日軍第6和第8師團還在等待補給。
所以阪本政右衛門出於保險起見,就命令服部次郎隻要不斷發動牽製性進攻就行,等待日軍主力
的到來。
所謂牽製性進攻,其實就是不斷派出部隊做出進攻的態勢,但是一遇到激烈抵抗就撤退,就像牛皮糖一樣粘住守軍,對他們保持戰場壓力,讓其不敢稍有鬆懈,也不敢分兵追擊。
當然,在此之前,該給的戰術指導還是要給的,那就是派出空軍不斷轟炸冷口關的主陣地。
如果服部次郎此時嚴格遵照阪本政右衛門的命令行事的話,也許趙長樹和周文精心策劃的殲敵計劃就很有可能胎死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