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章 必贏的戰爭(2 / 2)

傭兵1929 山有意 2646 字 19天前

我們就以在抗戰後期大量援助我們的米國為例來說明。

1939年之前,米國與實質上統治整個東亞的日本貿易往來相當密切。

從1933年到1937年,在米國出口到亞洲的所有商品中,日本所占比例超過49%。僅1938年,日本44%的進口物資來自米國,是日本與歐洲其他國家進口總和的兩倍,米國在對日貿易中獲得了巨額的貿易順差(全部是黃金交易)。

我們必須對當時米國商界在對日貿易問題上的驚人的獲益和近乎麻木的貪婪有所知曉。對日貿易不隻是惠於某個米國產業,而是為米國鋼鐵、機床、汽車、飛機、銅錫、木材、礦漿、棉花、紡織等各個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收益,無論是工作崗位,還是企業利潤。

中日戰爭全麵爆發後,米國對日貿易額有所下降,這主要在於米國民間興起的“道義禁運”和“抵製日貨”所致,但是,必須指出的是,米國在此期間對日軍工出口的比重卻是逐年遞增,1937年占53.66%,1938年占64.06%,1939年占71.28%,某種程度上,是米國的軍工業支撐了日本的侵華暴行。

而當米國人感覺到自己養的不是狗,而是一條白眼狼,開始對著主人呲牙的時候,才於1939年終止了米日商約,開始對日本禁運戰爭資源。

而此時,貧弱的中國已經以一國之力抗擊了日本侵略者整整5年之久,在這期間,中國可沒得到米國一槍一彈的支持。

而日本最終之所以不得不向米國發起進攻,說白了就是被中國的全民抗戰逼的。

有資料顯示,在米國對日全麵禁運石油和各種金屬原料後,以日本現有的戰爭儲備,隻能再支持對華一年的戰爭,一年之後,上百萬侵華日軍將麵臨彈儘糧絕的危險。

這個說法雖然有些危言聳聽,但是日軍的飛機、坦克和軍艦將麵臨油料枯竭的危險卻是事實,日本在中國占領區能找到鐵礦和銅礦,但是他們卻找不到石油。

而如果日軍沒有了坦克和飛機,也沒有了強大的艦隊,他們和中國的戰爭要想取得最後的勝利還有可能嗎?

所以,他們才將貪婪而血腥的目光轉向了那些被西方列強占據多年的殖民地,擁有石油和無

數資源的東南亞地區。

而要占據這些地區並獲取無儘的資源,就必然要向這些西方列強開戰,首當其衝的自然就是在太平洋上擁有強大艦隊的米國。

所以,他們就有了偷襲米國太平洋艦隊駐泊地珍珠港,這種雖然卑鄙但卻是充滿了冒險和想象力的,驚世駭俗的舉動。

——————————————

這一章老山有水字和偏題的嫌疑,但說到這裡就有些不吐不快的感覺。這不是老山太過憤青,而是為那些在偉大衛國戰爭中犧牲的幾千萬軍民感到不忿,為那些無視千千萬萬民族英雄們的抗爭和犧牲,而一味誇大所謂盟軍的作用的自卑者和媚某者們感到不恥。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