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如果我們將這兩款德國通用機槍仔細對比下,就會發現MG34其實要比MG42更“高級”,更貨真價實一些。
首先,MG34帶有半自動射擊和全自動射擊方式,可以通過扳機調節,戰場適應性更靈活也更強。而MG42則是隻有全自動射擊一種模式,加上射速過快,如果持續射擊20秒就必須要更換槍管,一整條彈鏈可能就幾秒鐘“還沒開始就結束”了,子彈消耗也驚人,對於機槍手的要求以及後勤補給都是一種考驗。
其次,MG34能使用彈鼓和彈鏈兩種供彈方式,而且它左右兩側都可以進彈,實際上這個所謂的彈鼓,其實是個彈鏈盒而已,它裡麵塞的其實是一條50發的彈鏈。一般的金屬加工廠很容易仿造和改進。
而MG42隻有彈鏈供彈一種模式,同時也隻能固定右邊進彈。
這裡就要解釋一下,不論是重機槍還是輕機槍,在使用彈鏈供彈模式時,為了供彈順暢,防止彈鏈刮帶,卡滯,斷開,保證火力的持續性,就需要有副手托著彈鏈。當然,如果緊急情況下,你又是個老手,也可以一手托彈一手射擊,隻是由於肌體勞累的原因,堅持的時間不可能太長。
所以MG42在正常情況下必須配一個機槍副手,平時攜帶彈藥,戰時就負責托彈鏈和裝子彈。
而MG34如果采用彈鼓供彈,就隻需要一人操作就行。特彆是在人手有限的步兵班,這個優勢就很明顯,相等於是多解放了一個人出來,無形中就多了一個火力輸出單位。
再次,MG34可以調節射速,而MG42則是固定的每分鐘1500發的高射速。
高射速在大規模的戰場以及後勤補給充足的情況下殺傷力當然就更強。但是隨著戰爭模式的改變,一戰中那種幾萬人排隊衝鋒的戰術早就被淘汰,加上如果在地形複雜的山區和丘陵地區作戰,射速太快反而變成了一種操作負擔和子彈浪費,而且槍管和機械的磨損也更嚴重。
對於二戰中已經實現機械化並有強大工業實力的德軍來說,他們的後勤補給不是問題,子彈和配件可任意揮霍。而且德軍參加的任何一次戰役的規模都相當巨大,動輒就是上百萬人的會戰,對於麵殺傷的要求比較高,所以高射速對其來說反而是好事,效果也非常顯著。
但這種高射速機槍如果放在工業能力有限,補給完全靠人力運輸的華夏抗日戰場,那就有些得不償失了,一句話:“用逑不起啊!”
而且機槍的用法多種多樣,但大多數情況都是長短結合,按照後世人的經驗,射速在每分鐘600發左右就基本夠用了。
但不管怎麼說,其實MG34和MG42是各有優勢。正因為這一點,儘管戰爭中“物美價廉”的MG42大規模量產,但MG34機槍卻依然一直沒有停產。
而實際上,戰爭就算打到最後一天,德軍很多部隊都沒有換掉自己手中的MG-34。
看到這裡,有的人也許會聯想到傭兵團的另一款武器,芬蘭的索米衝鋒-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