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目前的40旅團並不完整,僅僅隻有一個聯隊的兵力。
自從8月份中國軍隊在上海主動發動淞滬會戰後,一方麵是中國軍隊的攻勢太猛,逼得日軍不得不到處調兵增援。
川岸文三郎從內部資料得知,現在中國軍隊在上海已經集結了近三十個師的精銳部隊,而且裝備精良的德械師就占了一半。
淞滬戰場現在已經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血肉磨坊,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帝國士兵死去。中日雙方都已經殺紅了眼,都在不遺餘力地調兵遣將,力求一舉擊敗對方。
所以日軍急切間將北方戰場的部隊調往華東也是不得已的舉措,
另一方,日軍大本營認為在淞滬一帶的中國軍隊都是民國政-府這幾年精心打造的精銳部隊,也是民-國政府敢於全麵抵抗帝國入侵的最大仰仗。
如果能在淞滬戰場將這幾十萬中國最精銳的部隊消滅,那麼民國政-府的抵抗意誌將不複存在,日本就會在短期內獲得對華戰爭的勝利,從而以最小的代價征服華夏。
還有一個原因是,日軍在河北的戰事進行得非常順利,就跟他們在戰前分析和計劃的那樣,中國北方軍隊的抵抗既缺乏統一組織也沒有很強的作戰意誌。
帝國十幾萬大軍一路勢如破竹、所向披靡。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橫掃河北,劍指山西、山東、河南等地。
所以日軍大本營認為,在沒有做全國戰爭動員的情況下,就要將最強最多的兵力用於華東戰場,力求將民國政-府一次性打趴下,從而可以儘早結束中國戰事,平息國內的經濟壓力。
於是,本來用於配合20師團進攻山西的14師團被調走了,而有號稱帝國雙壁之稱的第六師團也前後一步調往了淞滬方向。
而且此時華北日軍還同時向山東和河南發起攻擊,用於山西戰場的就隻有晉東戰場的20師團和忻口方向的第5師團及幾個混成旅團。
總兵力也從當初的十幾萬人,變成了現在的八萬餘人。
關鍵是,在地方守備部隊組建起來前,河北的重要城市還需要抽調部分戰鬥部隊進行防禦和守備,就導致日軍在進入9月分以後,用於北方戰事的兵力有些捉襟見肘。
比如本來滿編近兩萬餘人的第20師團,在占領了石家莊後,就留下了40旅團兩個大隊負責城市守備和清剿抵抗組織,而且在鐵路沿線的重要站點也不得不分兵駐紮,又占用了一個大隊。
再加上正在修築沿途被中國守軍撤退時炸毀的鐵路和車站的工兵聯隊,還有布置在後方的輜重聯隊和野戰醫院等後勤部隊。
在20師團開到娘子關一線時,整個師團也隻有一萬二千餘兵力。
負責娘子關正麵攻擊的日軍第40旅團,除了旅團部直轄的部分技術兵種,戰鬥部隊就隻有一個79聯隊,其所屬的第80聯隊直接就變成了守備部隊,不得不駐守在石家莊及鐵路沿線。
而作為晉東戰場指揮官的川岸文三郎中將,在習慣了中國軍隊隻會被動防禦的戰術後,並不認為兵力的減少會帶來什麼問題。
而現實情況是,日軍在北方的兵力部署是犯了兵家大忌,其戰鬥部隊幾乎是全員動員,一個釘子一個眼,沒有多餘的兵力設立預備隊用於支援和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