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國軍已經在上海投入了近15個德械師和10個半德械師,可以說是將中央軍的大部分主力精銳都砸在了淞滬戰場。再加從湖南、湖北、四川、廣西等地調來的各地方軍閥部隊、還有原東北軍的一部,總兵力已經超過了五十萬人。
但是,淞滬戰場的狹長地形卻是不利於大兵團展開,中國軍隊的兵力優勢得不到充分發揮,反而是打成了拉鋸戰和消耗戰。而日軍憑借海空軍的絕對優勢,在這種消耗戰中卻是如魚得水,靈活機動。
而且,中國江浙一帶漫長的海岸線幾乎可說是沒有什麼防禦能力,萬一日軍從江蘇或是浙江選擇一個登陸點登陸,上海我軍就有腹背受敵的危險。
作為校長的首席軍事幕僚,他當然知道校長內心的真實想法。
他之所以調集重兵擺出一副跟日本人決戰的態勢,其實就是要在淞滬戰場上顯示出民國政府的抵抗決心,打消日本人意圖短時間征服華夏的不切實際的幻想。
另一個就是利用戰爭來影響在上海租界和華夏有著巨大利益的西方列強。讓他們感受到戰爭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結束,不願看到自己利益長期受損,從而開始進行乾預和調停。
說白了,校長內心是不願意跟日本人全方位開戰的。甚至還抱著讓日本人在西方列強的乾預下,將吃到嘴裡的河北再退還給中國的幻想。
而且他同樣還有一個幻想,就是萬一在淞滬打贏了呢?
這個心理是建立在他已經打造了24個德械師和20個半德械師,自認有了一些跟日本人掰腕子的底氣後,才悄悄萌生出來的。
在他想來,周文的傭兵團之所以能夠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戰場奇跡,無非就是裝備精良、訓練得法而已。
他組建的德械師,除了炮兵部隊和火炮數量還稍有欠缺外,其它的裝備可是比照著德國步兵師來打造的。
而且還是由德國教官按照德國步兵的訓練大綱進行了長達半年以上的訓練,即使暫時還比不上傭兵團,但也不至於差到哪裡去。
但傭兵團有多少人?他的24個德械師又有多少人?
這根本就不在一個數量級上,而是差了無數個數量級。
所以這位校長的心裡就有些小飄起來。
他沒有回答陳上將的話,反而是若有所思地問道:“辭修,你和總參謀部的人要好好研究一下,看看現在的淞滬戰場有沒有集中兵力殲敵一部的機會。”
“沒道理他那個小土匪僅僅一萬餘人就能吃掉日軍大半個師團,還擊斃了日軍中將師團長,而我們中央軍幾十萬精銳卻是連完整殲敵一個大隊的戰例都沒有。你們總參謀部十幾個上將難道還不如小周這個小小的少將?”
陳上將沒想到校長想的居然是這個,而且還用上了激將法,心裡不覺泛起一絲苦笑。
他知道這時不能給校長潑冷水,但是關係到淞滬數十萬精銳的生死,他還是硬著頭皮委婉解釋道:“委座明鑒,教導總隊和模範師之所以有機會打殲滅戰,其實還是沾了我們淞滬會戰的光。也歸功於校長的運籌帷幄。”
聽到這個手下少有的拍馬屁,校長麵色稍緩道:“哦?那你快說說,這裡麵有什麼蹊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