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問題是,有了傭兵團這個變數在,他的一切希望和想當然都會被血淋淋的現實擊得粉碎。
……
趕到滹沱河的酒井鎬次不敢怠慢,先命令騎兵中隊過河偵查情況,接著就是第4大隊以及炮兵大隊依次過河。
一時之間,這個叫做三橋溝的滹沱河岸人嘶馬鳴,馬上就熱鬨喧囂起來。
工兵在加固和拓寬浮橋,炮兵則是開始在岸邊組裝各種火炮,而步兵則是在浮橋旁集合,等待通過的命令。
其實此時才是伏擊鬼子的最佳時刻。
隻是由於這一帶河岸地勢開闊,不利於部署伏擊陣地,加上是分段式伏擊戰,時間上也來不及。
還有一個原因是,周文還惦記著30多公裡外,正在跋山涉水趕來的日軍兩個大隊的後軍。
隻是,這第二段伏擊,周文可沒有悄咪咪的乾活,而是命令高小山率領混編狙擊隊前出豹子頭崗,用神出鬼沒的槍法開始層層阻截日軍的先頭部隊。
所以,前出偵查的日軍騎兵中隊就有些慘了。
關鍵是因為這些鬼子騎兵太狂傲了。
在日本陸軍中,要說最精英最寶貴的當然是飛行員,那可是日本陸軍的心頭寶貝。
但要說最狂傲、最目中無人的兵種,還得是騎兵。
以前就提到,日本人可不是什麼遊牧民族,會騎馬的老百姓幾乎沒有。能夠從小就養馬騎馬的都是有錢人或是世家子弟。
早期的日軍騎兵軍官,幾乎都是留學法國騎兵學校的貴族子弟組成,可以說是集日本貴族的高傲和法國騎兵的奢華為一身,走路都帶著風的那種。
一個日本騎兵的全身裝備加上戰馬的價值,幾乎已經抵得上一輛
豆丁坦克的成本。
所以日軍騎兵也有貴族騎兵的稱號,比飛行員的地位也不遑多讓。
因此日軍騎兵編製內的人數比較少,一個聯隊也就八百騎左右,一個中隊在一百騎上下。
而錄屬於混成第1旅團的騎兵中隊,本是日軍第一師團騎兵聯隊抽調而來,屬於名副其實的禦林軍。
但是其狂傲倒也有些狂傲的本事。
在日軍進犯察哈爾的戰鬥中,作為第1混成旅團的一把尖刀,騎兵中隊可謂是所向披靡。
即使麵對兵力多於他們的華夏騎兵,他們依然敢於以犀利的隊形、嚴謹的戰術和高超的騎術,發起主動攻擊。
在日軍攻占張家口的戰鬥中,這個騎兵中隊就以不到百騎的兵力,麵對麵衝垮了29軍一個500餘人的騎兵團,以傷亡十幾騎的代價,砍殺騎兵團兩百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