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7章 比竇娥還冤(1 / 2)

傭兵1929 山有意 2756 字 27天前

這裡要說明一下,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軍隊的攻擊利器就是豬突衝鋒,而且還習慣性的呐喊大叫著衝鋒。

日本人認為大叫著衝鋒不但能夠鼓舞士兵的士氣和膽量,而且還能對敵人形成心理上的壓迫,讓敵人膽寒。

所以他們不論是在華夏戰場還是在幾年後的太平洋戰場上,一旦發起了集群衝鋒,幾乎人人都會歇斯底裡地大叫著“板載!”。

而這種衝鋒的模式也確實給很多華夏抗日軍隊帶來了極大的心理衝擊。很多意誌不夠堅定的部隊,看到這種凶神惡煞、排山倒海的鬼子衝鋒陣勢,往往控製不住內心的恐懼,不戰而逃。

隻是,如果你有足夠的自動火力和足夠的彈藥,這種秉承於於冷兵器時代的陳舊戰術,就成了妥妥的送死行為。

而王小林的1連就有足夠的機槍和彈藥。

所以當這些鬼子從煙霧中衝出來的時候,眼見距離豹子頭崗的主陣地已經不到100米距離。

然後,衝在最前麵的鬼子如果能一直保持這種速度和氣勢,也許不要一分鐘就能衝上山頭。

隻是,也許可不是一定。

當這些心理渴望著將那些打黑槍的卑鄙直那人一刺刀捅死的鬼子們,在衝出煙霧屏障的那一刻,他們氣壯山河的呐喊瞬間就變成了尖叫和慘嚎。

因為他們一生從未見過的,由各種子彈組成的狂風暴雨,劈頭蓋臉就狂嘯而至。

由於1連的自動火力足夠多,所以在火力打擊的寬度上就相當充裕,足夠將日軍的整個散兵線全部兜住。

“嗵通嗵……”

幾挺營部專門加強給1連的馬克沁重機槍負責直線射擊打擊日軍縱深,如老牛犁田一般將鬼子的進攻隊形製造出數道縱向田埂,隻是幾十秒的時間,這道田埂上就再無一個能夠站立的鬼子。

“嗤嗤嗤嗤……”

9挺Mg-13機槍負責橫向攔截,鬼子就如被鐮刀揮過的稻穗,成片成片地倒下。

“噠噠噠……”

幾十支晉造湯姆遜衝鋒-槍在查餘補漏,轉照著人群多的地方招呼。

“砰砰砰……”

幾十支晉造65式半自動步槍就盯著趴在地上試圖躲避彈雨或是架起機槍企圖還擊的鬼子們招呼。

要知道,能夠在模範師步兵連裡擔任步槍手的,都必須是能夠保證100米距離槍槍上靶的老兵,雖然比起鬼子的射擊水平還差了一截,但是好歹比國內其他部隊要強了不是一點半點。

而且這裡說的還是所有人的平均水平,其中必然也有部分人能達到200米上靶的準精確射手的水平。

何況他們現在用的都是半自動步槍,一槍打不中,難道不能連續多打幾槍嗎?

什麼叫不對稱打擊?什麼叫密集火力覆蓋?

警衛營1連的兄弟們和進攻的兩個中隊300多鬼子都是好好的體會了一把。

隻是一方是實施方,而另一方是承受方,其中的滋味隻有自己知道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