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琩明白皇甫惟明說的稅法是什麼意思。
唐初,征收賦稅實行租庸調製。租庸調以人丁為依據,所謂“有田則有租,有身則有庸,有戶則有調”。
但至現在,隨著土地兼並的加重,均田製被嚴重破壞,人口或逃亡,或成為募兵,或隱入高門大戶之下,這樣的背景下,唐朝不僅沒有調整稅法,還責成鄰保代納租庸調,結果迫使更多的農民成為逃戶。
李隆基年初下的讓逃戶自首的令,就是這個問題已經到了不得不解決的地步。
但李隆基這個召令,隻能飲鴆止渴,要想進一步解決這個問題,改製勢在必行。
不過,斷人財路,等於殺人父母,曆來要想改革經濟製度,都伴隨著反抗,動亂,甚至是戰爭。
現在大唐正處於鼎盛之時,李隆基顯然沒有改製的心思。
想到此處,李琩悠悠歎了口氣。
士兵上前,將皇甫惟明拖了下去,王忠嗣默然的看著,沒有說話。
李琩帶士兵將人拖下去,道:“現在人已拿齊,王將軍審定之後,報刑部吧。”
“喏。”王忠嗣應聲領命,又道:“殿下,您還耕地嗎?”
“當然。”李琩點點頭。
能賺取一波名聲的機會,李琩自然不會錯過。
他走到田地中間,對百姓道:“聖人去年年初,親自開犁,以為天下表率,本王這個做兒子的,自然當效仿。如今諸位鄉親田地初還,便由本王起個頭,開這第一犁,盼今年風調雨順,諸位鄉親都有個好收成。”
聽到皇子要犁地,百姓們都鼓起掌來。
李琩前世時,體驗過犁地這活,所以乾起來也算是有模有樣,隻是剛犁了一溝,就感覺腰酸背痛。
不得不說,沒有機械化的古代,百姓是真的苦。
若隻是苦也就算了,還要遭受重重的壓迫與剝削。
王忠嗣見李琩耕了一犁就累得不行,忙上前道:“殿下,您身體不適,不宜勞累,開了犁即可。”
“也好。”李琩也不逞強,把犁推給王忠嗣,道:“王將軍也來試試,完了按照之前的方案,把地還給大家。”
“王忠嗣聞言一怔。
他從小到大,哪裡乾過這個活,不過李琩都這麼說了,他也不好拒絕,便道:“喏。”
應了一聲,便開始動手,犁了一溝,同樣已經累得不行。
但考慮到李琩生著病都能犁一溝,他怎麼都得多來幾溝。
於是隻能咬牙堅持。
另一邊,楊玉環給李琩擦著汗,笑道:“沒想到郎君還會務農,不過可惜……”
“可惜什麼?”李琩問道。
楊玉環道:“可惜臣妾不會織布,不然我們還可以過男耕女織的生活。”
李琩聞言一笑,道:“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我若真去種地,估計種得還不如陶潛先生。”說著拉起楊玉環的手,又道:“你這雙手,彈琴可令人心醉,若是織布,恐怕我一年也穿不上一套新衣。”
楊玉環被李琩的話逗得咯咯笑了起來,道:“如果真是這樣,那我們也算得上是天造地設的一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