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那日怪不得周瑾。
當時一出宮門,周瑾得知祖母出事,倉皇離開,並未參與書寫伐奸檄文。
之後,他們出事了,長寧侯當然不會讓周瑾跟他們接觸。
幾個人又在長亭外等了好一會兒,見無人再來,上了馬車離開。
於承誌今年三十歲,出身南方小氏族,自幼聰慧,靠著族人的資助讀書,考上功名。
雖談不上才華橫溢,但十分務實。
他跟著周瑾、王世文一起,並非頭腦發熱,意氣用事,也想借著此事,博取名聲和賞識。
隻是他低估了陛下對李國舅的維護。
於夫人抱著孩子,不停抹眼淚,好不容易在京城落腳,現在又要去偏遠的西北。
為了讓丈夫在牢裡好過一點,家裡的積蓄全部用來打點牢頭。
他們全身上下,隻有十幾兩銀子和她那些不值錢的首飾。
於承誌把孩子接過來,把手中的禮單和裝銀子的錦袋遞了過去。
“夫人莫哭,長寧侯府送來禮單,你且收好。”
於夫人一愣,她是秀才之女,識字。
看完之後,於夫人目露驚喜,“長寧侯府真大方,之前我還埋怨周大人連累你,現在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腹。”
於夫人掀開馬車窗戶簾子,探出頭看向後麵的馬車,不僅有銀子,還有一車的東西。
另外,還有一個車夫,邊上還有兩個侍衛護送。
有他們,這一路上,也能安全很多。
於承誌點頭,內心感慨萬千!
以前總覺得周瑾心高氣傲,說話尖銳太耿直,沒有王世文圓滑好相處。
患難見真情,周瑾比王世文更真,值得追隨!
此時,於承誌暗暗慶幸,周瑾沒事。
以後他在外地為官,還能跟周瑾書信來往,獲取朝堂消息。
不至於山高皇帝遠,兩眼一抹黑。
沒人在上麵幫忙運作,他估計這輩子隻能在西北苦寒貧瘠之地。
大約半個時辰,有人追過來。
原來是王世文派來的小廝,送來一百兩銀子,當作程儀。
“於大人莫怪,我家少爺被老爺打得皮開肉綻,不能出門,特地讓小的跟您送行,還請您見諒。”
於大人客氣,“王賢弟有苦衷,於某全都知道,勞煩回去跟王賢弟道謝。”
客氣一番之後,收了銀子,於大人再次上了馬車。
於夫人接過來銀子,眼睛一亮,“夫君,有了這些銀子,咱們到了西北也能過得好一些。王公子也有心了。”
有長寧侯府送來的東西,珠玉在前,王世文讓人送來的一百兩銀子,就不那麼珍貴了。
於承誌並沒有跟妻子說這些事情,想著以後到底該如何行事。
馬車繼續前行,又過了一個時辰。
又有人給於承誌送行,“於大人留步!”
馬車停下來,於大人並不認識來人,儒雅的臉上滿是疑惑,“不知你是哪家仆從?叫於某何事?”
仆從態度恭敬,連忙拱手相贈程儀。
“回於大人,小的乃是謝晉謝少將軍的長隨,奉我家少將軍之命,前來送上程儀。山高路遠,這是我家少將軍的一點心意,還請收下。”
於承誌一愣,更加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