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生子當如周探花也!(2 / 2)

王大人見長寧侯已經跳出來了,他也不甘人後,畢竟他兒子做錯事情,為了彌補,花了上萬兩銀子,打造農具。

為了在陛下麵前留下好印象,他兒子專門跑去莊子上乾活。

這麼辛苦,當然不能白忙活,不能白花錢。

“陛下,高產玉米推廣,必然能夠讓更多百姓富足。這些賊子看不得康國祥瑞,其心可誅。”

朝堂上,都是大人物,即使沒見過玉米,但多多少少知道長寧侯府周瑾在農司當差,編纂農書之餘,還在莊子上種植番邦作物。

大家知道周瑾以前的做派,雖說成親之後,乾了一件大事“伐奸”李國舅,但最後虎頭蛇尾。

後來低調,不像以前那樣清高孤傲,尖酸刻薄,但也不可能如此接地氣,還去種地。

用嘴種地嗎?

其他大臣,雖然不知道玉米是什麼東西,但陛下這麼說了,他們作為臣子就附和。

於是朝臣要求嚴懲意圖毀掉玉米之人,還要徹查背後主謀。此事事關國運,由大理寺協同刑部限期調查。

不僅如此,康平帝還下令,讓謝晉帶領五百禁軍,駐紮在長寧侯府的莊子周圍。

長寧侯周澤見康平帝如此重視,拿出折子,呈上去,“啟稟陛下,昨日太子殿下關心農桑,督促嘗試種植番邦高產作物,並且給番麥重新命名玉米,犬子周瑾感念太子殿下賢德,特寫一篇《糧食賦.玉米》。”

眾位大臣曾經見識過周瑾寫得賦,不能說不好,但也不能說好,反正很華麗,但長篇大論,其實內容很空很少。

如果是以前,或許康平帝跟其他朝臣一樣的心情,可這是周瑾歌頌太子齊恒的,康平帝哪裡會嫌棄周瑾辭藻華麗,反而覺得辭藻還能比以前更加華麗一些。

太子齊恒一愣,他昨天去莊子上,親自探查那些玉米,但……但也僅僅想在父皇麵前表現,沒想到周瑾還能特地給他寫賦,長寧侯還在朝堂之上稱讚他。

如此一來,高產作物的種植,豈不是他的功勞了?

如果是這樣,嚴查意圖燒掉玉米的主謀,刻不容緩,這是想要毀了他的功勞,那怎麼行?

康平帝不好意思接過來自己看,於是輕撫胡須,“既然周瑾如此有心,長寧侯不妨念出來,也讓朕和太子聽聽。”

在座的都是老狐狸,哪裡不明白康平帝的意思?

倒是太子齊恒既興奮,又有點羞澀。

長寧侯聲音清亮,把整首賦念出來之後,整個朝堂都安靜下來。

言簡意賅,立意新穎,更加難得的是朗朗上口。

行文提到陛下和太子,有拍馬屁之嫌,但在整篇賦裡,卻異常恰當。

這馬屁拍得好!

這文采更是絕了!

隻要確定玉米高產,就憑這篇賦,康平帝和太子齊恒足以流傳百世。

朝臣看向長寧侯的眼神極其複雜,甚至羨慕嫉妒恨。

此時都有同一個想法,生子當如周探花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