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1 / 2)

平泉鎮隻有兩條主乾街,呈“L”型,供銷社、郵局、國營飯店、公社、G委會等都在這兩條街上,剩下還有一些鎮居民住的小街巷,鎮的外圈還有不算多的幾個小工廠。

因平泉鎮靠近燕京市,鎮上的主要建設外觀來看起來都修得還不錯,紅牆黑瓦,衛生也乾淨整潔。

這麼一小點兒地方,十幾人的知青小隊怎麼走都不會迷路。

何況作為第一批大規模下鄉的知青,鎮上居民現在對他們是好奇和歡迎的,不需要問他們已經幫忙指路,又有流鼻涕的小孩兒跟在他們屁股後頭瞧熱鬨。

老實說,他們真有點像是在圍觀動物園裡的猴子。

猴子之一葉榆與一小屁孩視線對上,那一小屁孩像是被踩了尾巴飛快躲開,好吧,小孩兒有點害羞。

她眨了眨眼睛,一邊走,一邊在腦子裡畫了一幅的平泉鎮地圖,這是她到一個陌生地方刻在骨子裡的習慣。

公社在L型兩條主街交接處,還未靠近,他們看見公社門口掛著一張鮮紅色的橫幅,上麵寫著“歡迎來自五湖四海的知青同誌來到平泉大隊”。

因火車比汽車先到,平泉公社門口已經結合了一群主要來自南方各座城市的知青,約有近四十人,加上本市的十幾人,一共有五十多名知青。

可能因第一批知青多有自主選擇權的緣故,知青們選擇的要麼特彆艱苦的地方,亦或者聽說富裕或讓人向往的地方,燕京市附近的大隊明顯屬於後者。

等過了前麵幾批,知青們基本上缺失自主選擇權,就不能這樣隨心所欲了。

平泉公社一共有十二個大隊,每個大隊平均分三到五名知青。

據公社副社長說,再等一個小時左右,每個公社的大隊長會親自或派大隊乾部來鎮上接走分配的知青。

第一批下鄉知青還沒來得及與當地鬨什麼不可調和的矛盾,村民們還希望知青能真正幫忙建設他們的大隊和改善當地的生活,對於知青多數人都是歡迎的。

大隊被多分配一名,大隊長還會認為這是公社重視自己,他們很高興。

在等待的過程中,公社也為遠道而來的知青們免費提供一頓午餐,每個人一個白麵大饅頭和兩張雜糧餅,配上鹹菜。

這其實已經算精心準備。

尤其是白麵饅頭,若非剛過了秋收還不一定能供的起,農村人雖然種小麥,但一年到頭也舍不得吃幾次白麵。

城裡的知青們家庭條件參差不齊,再富也不敢說自家天天頓頓白麵饅頭,哪怕錢夠糧票未必夠。

但任何時代總有裝逼者。

來到鄉下的他們還沒有適應過來,帶著一種從城裡來的優越感,描述家鄉的城市話語略顯誇張,有的人已經在“指點江山”,關於如何建設好鄉村。

還有人拿出他們家鄉的特產顯擺,也的確引來許多羨慕的目光。

其中,又以一個紮著倆長辮子的蘋果臉女孩最為誇張。

她帶了一個文具盒,盒裡沒有裝筆,裝的是滿滿當當的大白兔奶糖,據說她媽就在滬上全國出名的大白兔奶糖廠裡工作,從小吃大白兔奶糖長大的。

一下子成為焦點中心。

女孩還沒有傻到把大白兔奶糖分給在坐全部人,畢竟知青加上公社乾部,一文具盒的奶糖也不夠,她用十顆奶糖泡了一大壺水,分給每個人一點。

不得不說,這個時代的大白兔奶糖是真的奶香濃鬱,七顆大白兔奶糖泡一杯牛奶的傳說也不是空穴來風。

儘管因一大壺水量過大,十顆大白兔奶糖並沒有泡成牛奶,但這甜甜的奶香味兒,即便很淡,在這個時代也是不可多得的好東西,不少人喝得很珍惜。

葉榆蹭著甜水,也記住這個異常大方的蘋果臉女孩的名字——花菲菲,笑起來像一隻傻乎乎的可愛兔子。

在等大隊長的同時,他們也去發電報給家裡人報平安,這個時代沒有電話,電報一個字需要一毛三,很多人能精簡就精簡。

尤其是葉榆這樣家人已知她所到公社大隊的知青,隨大流發了一個“安”字回去。

各大隊的人到了,基本上都是大隊長親自過來,大隊長沒時間也會派乾部大隊會計或民兵連長替他過來。

王家溝來的是大隊長王誌明,一個虎背熊腰的壯漢,看上去三十來歲,在諸位大隊長當中絕對算年輕的。

他不僅壯,個子也很高,初步估計一米八以上,外罩一件長款軍綠色的棉大衣,來自軍人同款,腰杆挺得看筆直,臉也一直板著,看上去挺能唬人。

可能因王誌明曾經當過兵,公社副社長對他態度上挺客氣,但被鶴立雞群的其他公社大隊長對他未必全都服氣,有好幾個在他們聊天時有私下眼神打架。

葉榆以她超人的聽力,還聽見有人小聲嘀咕:“有什麼了不起。”

???

人緣有點差啊。

王誌明不管也聽不見其他的竊竊私語,和副社長聊了幾句後,便開始叫人:“葉榆。”

“到。”葉榆舉了個手,扛著行李往大隊長那邊走去。

因知青辦那邊有提前打招呼,王誌明知道葉榆是村裡嫁出去女兒的閨女,在看見葉榆第一眼時擰了下眉。

隻覺得她未免也太瘦了,皮膚也比在場全部人都白,細皮嫩肉的,一看就是城裡的,地裡的活也不知受不受得了。

直到又看見葉榆輕鬆扛起行李,方知什麼叫“人不可貌相”,這精氣神兒,不愧是他們王家溝出去的姑娘(?)!

“行李放在驢車上吧,”王誌明介紹了下驢車旁邊站著的一位老村民,“這是王進財同誌,隊裡的牛和驢,王進財同誌把他們都照顧得很好,你可以叫他財叔。”

葉榆跟著喚了聲:“財叔。”

王誌明又叫下一個:“花菲菲。”

巧了,正是那個蘋果臉女孩兒。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