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1月1日,莫斯科,克裡姆林宮,夜。
“斯大林同誌!您是不是再考慮一下,維亞切斯拉夫·莫洛托夫同誌可以代替您完成閱兵的工作。”閱兵的總負責人,時任蘇軍西西集團總指揮的朱可夫在一旁建議道。
不過剛一開口朱可夫就知道自己說錯了話,彆的不說,如果把“莫洛托夫可以代替您”這個詞單獨拿出來可是犯了天大的忌諱。
不過好在此刻最高統帥的心思並不在這,斯大林叼著煙鬥完全沒有聽出這句話的歧義。
“不,總指揮同誌,我不會離開莫斯科,我現在更關心的是前線的情況。”斯大林看著眼前插滿了旗幟的沙盤說道。
知道對方的決定已經無法改變,朱可夫索性放下了勸離斯大林的心思,而且從其他角度考慮,這樣做確實有利於凝聚士氣。
“斯大林同誌,現在莫紮伊斯克防線的外圍已經被突破,但是我們堅持的時間比計劃的要久。目前敵人的中央集團軍被攔阻在小雅羅斯拉韋茨—卡盧加一線建立新的防線”
“而且我們這邊還有了新的兵源,大概15萬人的預備隊補充到了北部防線。”
“哦?”斯大林揚了揚眉毛“15萬人?這麼多?”
“是基爾波諾斯將軍,他在民兵中選出了大概1萬5千有戰鬥經驗的人員,還有獵人特等射手小隊,另外從基輔撤出的3多萬人,已經沃羅涅日集結完畢,完成了修整和裝備補充,隨時可以當做補充兵源使用。”朱可夫站在一旁立正彙報。
在這裡曆史稍稍產生了偏差,基輔方向比原來的時空多撤出了3萬人,而因為基爾波諾斯還活著,在他的個人魅力作用下,又湊出了1萬多的工人兵團。因此此時莫斯科得到的援軍是足足15萬人,而不是曆史上的10萬出頭。
“那就這樣,把這些新到莫斯科的士兵帶到紅場,我要親自檢閱他們,檢閱之後所有部隊從紅場直接開赴前線!”斯大林放下煙鬥。
“斯大林同誌,我想提醒您一下,這些士兵沒有經過專門的演練,檢閱效果上看可能…”
“我們並不是要讓士兵給我們做正步表演,而是要鼓舞他們的士氣,你了解了嗎?朱可夫同誌。”斯大林帶著情緒的揮動著自己的手臂,隨後把煙鬥放在口中想了想
“說到鼓舞士氣,我記得前幾天莫紮伊斯克那邊打了場漂亮仗,完全可以做些安排。”
“是的,斯大林同誌,我懂您的意思了。”
——
11月7日,雪,莫斯科紅場。
城市郊區隆隆的炮聲還在響起,龐大蘇軍陣容集結在了紅場的一側。
近一個月來,這裡所有的建築都披上了防空偽裝迷彩,但是今天這些全都被撤走了。
聖瓦西裡大教堂、克裡姆林宮、列寧墓,這些建築都在這一天露出了真容,莫斯科高層在用這種方式告訴身邊的士兵們,他們不懼怕德國人的空軍。
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朱可夫在周邊地區配屬8個防空團和兩個空軍師保護的前提下。
這也許是世界上最奇特的一次閱兵了,超過十萬的參閱部隊,但是就連參演人員的裝備和衣著都沒有統一。
隊列中波波沙、莫辛納甘、甚至老式沙皇時期的步槍摻雜其中,衣著上也是如此,很多不同顏色的軍大衣,皮靴、膠鞋,甚至新組建的民兵們腦袋上隻是被扣了一頂軍帽就加入了隊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