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我看看。”朱盼福說罷便接過圖樣。
“這是……”朱盼福看了看,樣式倒是很好看,隻不過用來做什麼卻是沒看出來。
“這個圖樣是做月餅的模具,和裝月餅的盒子。”王廣順解釋道。
“這些都是茂平想的?”
“嗯,可不。”
聽到王廣順的回答,朱盼福投去了羨慕的目光。王廣順也沒有多待,將數量和具體的要求告訴朱盼福並付了三兩銀子的訂金後便告辭離開了。
朱盼福看著王廣順離開的背影有些感慨,這老王家祖上肯定是積德了才得了王茂平這個聰明孩子。
王廣順離開了巧木坊,並沒有著急回家,兒子囑咐他的事情還沒有辦完。
“爺,日頭曬了起來,街上的人都變少了,要不咱們回家吧。”一個六七歲的小男孩說道。
“我在這裡再等等,小寶,你去樹蔭底下涼快一會,彆曬著了。”老人說道。老人姓方,彆人都管他叫方老漢。
前些日子,老人的兒子上山砍柴時把腿摔斷了,雖說已經看了郎中把骨頭接上了,可這一下也將家裡的積蓄都掏空了。
自己今天如果不能將編的筐,籃子,簸箕賣出去一些,自家兒子抓藥的錢就沒了著落。
“這些東西是你編的?”
“對,都是我自己編的,您想買些什麼?”看到來了生意,方老漢連忙熱情的招呼到。
“這都怎麼賣的?”
“籃子和筐都5文錢一個,簸箕十文錢一個。”方老漢帶著一臉的期待說道。
男子並沒有說買什麼,而是從懷裡拿出一張紙遞了過去:
“這種方方正正的小盒子,你能編嗎?”問話的人正是王廣順。木盒的成本太高,想必一般人是買不起木盒裝的月餅的,王茂平想到用柳條編的盒子要便宜的多,於是才有了剛才這一幕。
“倒是能編,八文錢,您要幾個?”能賺一點是一點。
“七文錢一個怎麼樣,我要兩百個,八月初十交貨。”王廣順說道。
“兩百個?”方老漢很是吃驚。
“怎麼,是價錢不合適,還是時間不夠用?”王廣順問道。
“沒問題,沒問題。”方老漢趕緊答到,生怕這大單的生意跑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