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平?”新科狀元總覺得在哪裡聽說過這個名字。
“嗯,是之前的二甲第二名。這兩年可是一直在朝堂之上被提起。”
聽到這話,新科狀元羅晏也想了起來,之前好像是聽人討論過這個名字。在地方很有作為,經常會因為立功而在朝堂之上被提起。沒想到竟然和齊編修是同門師兄弟。
“錢博士,那個王茂平真的有那麼厲害嗎?”畢竟之前的事情,他也隻是聽說,不知道其中是否有誇大的成分。
羅晏在成為狀元之後,可是享受了一段時間的春風得意。畢竟他可是從今科會試中脫穎而出的佼佼者,成功的將其餘的人踩在了腳下。
從五歲開蒙到如今,他已經努力了二十多年的時間,抱著對於前途的期待,來到了翰林院成為了修撰,結果來到這裡才發現,自己當初的想法有多麼的可笑。
自己這個狀元,在翰林院根本就掀不起一絲的水花,這裡麵最不缺的恐怕就是三鼎甲。如今看來能得上官賞識的還要數上一屆的探花,也就是齊羨離。
所有參與誌書編纂的大人都對他讚賞有加,而通過接觸羅晏也發現,人家的確是有真才實學的,有一點他不得不承認,齊羨離的才學在自己之上。所以對於他的師弟,自己也是充滿了好奇。
“王茂平那樣的人,可是屈指可數!”他自己作為一個五經博士,比不上人家啊。
想來這個新科狀元以後就知道王茂平的厲害之處了。狀元三年就能出一個,不過像王茂平這樣的人,恐怕三十年都未必能再出一個吧。
錢博士的話,倒是讓羅晏越來越好奇了起來。而好奇的又何止是他呢,如今在各衙門觀政的進士們,哪個不對王茂平好奇呢。
畢竟隻要犯了什麼錯,上官們口中提及的人基本上都是王茂平,什麼人家從觀政開始就一直受到主官賞識,去了地方之後,那是更加的……
讓這些新進的觀政進士們都壓力頗大,沒想到他們竟然生活在上一科進士的陰影之下。
不過和王茂平同一批在衙門的進士心裡總算是平衡了一些。我們遭過的罪,你們也感受一下嘛!
而王茂平觀政過的大理寺,這種情況則是更加的嚴重。眾人觀政的第一天,就給他們來了一個下馬威。
雖然這一批的觀政進士都學聰明了,知道提前去熟悉《大孟律》,奈何實在是太多了一些。所以摸底考題做到差強人意,他們已經是十分的努力了。
當然這裡麵做的最好的恐怕還要數徐逸容,五十道題目,全部答對。這倒是讓大理寺的官員們高看了一眼。
不過這其中的一把辛酸淚,也隻有徐逸容自己知道。從他得知自己被分到大理寺的那一天起,就開始和《大孟律》較上勁了,那用功程度,和會試前兩個月沒有什麼兩樣。憾凊箼
什麼文會詩會可全都被他給推拒了,每天廢寢忘食的背誦《大孟律》,弄得一家人都有一些摸不到頭腦。不就是去觀政嗎,不用這麼拚命吧。
當然結果自然也是好的,畢竟主官可是說了一句上次五十道題目全部都答對的還是王茂平呢!
聽一聽,這句話是多麼的悅耳。
不過接下來,徐逸容就發現,這裡的上官們都很喜歡提起王茂平。尤其是喜歡用王茂平和他們進行對比。
“這個案子,你們怎麼看?”
怎麼看,我們站著看唄!
“嘖,要是王茂平肯定是能說出違和之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