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辰,想來這第一篇文章,應該快完成了。王茂平隨即站起身來,向著華淵堂而去。
而此時所有舉人還都埋著頭奮筆疾書著,肇原府的同知偶爾從他們身邊走過。讓人心裡升起一絲緊張。
這樣考試般的文會,他們一時間還真是沒有辦法喜歡。
瞧瞧,又來了!堂中的椅子是有多不舒服啊!
不對,衣角的顏色不一樣,這鞋好像也大了一圈。舉子們很快就發現,站在自已身邊的官員換了人,在這肇原府衙,能夠身著緋色官服的人,隻有一位,那就是知府王茂平。
這麼想著,心中的緊張之情突然就提高了不少。
王茂平還是很享受當考官的感覺的。尤其喜歡站在人的身邊,看他們答題。要知道,上輩子他答題,基本上獲得的是監考人的一聲“嘖”。
讓他可以判斷出,卷麵上肯定是有錯題,卻不知道錯的是哪一道,或者哪幾道。那一聲“嘖”提示有點少,傷害有點大。
當然,如今他自然是不能這麼做,隻是很享受站在人背後的感覺,而且大概掃上幾眼,就能夠發現答題人的破題思路。
他自然也注意到,這些舉人注意到了自已,行文的速度都變慢了一些,不過並沒有慌亂。
看來能夠成為舉人,心理素質都很不錯嘛。想想也是,如果在這裡就慌亂了起來,那以後怎麼去麵對殿試。
王茂平溜達了一圈,對於堂中舉子的破題思路,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這才坐在了譚展同的身邊,端起了茶杯。既然都已經答得差不多,想來一盞茶的時間也就足夠用了。
“各位都是從鄉試中脫穎而出,為會試而竿頭日進的賢才,借著文會,能一睹各位的風采,本官欣喜不已。”茶杯回到了茶幾之上,一盞茶的時間已到。各位該停筆了!
果然王茂平的聲音響起之後,眾人連忙停筆,起身行禮。重新坐在椅子上後,才小心翼翼的打量起坐在主位上的人。
肇原府的舉人們,都是見過王茂平的。所以,對知府大人並不會有太多好奇,如今正襟危坐,保持著最良好的儀態。
而敘寧府的舉人則是不然。他們之前並沒有見過王茂平,卻聽過他的名號。當他還是阜安知州的時候就聽到過,而在成為肇原知府後,名號變得更加響亮。
<b
r>????但讓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的是,在京城居然還能夠聽到王茂平的名號。不隻是與此人同科而出的進士,在他的亮眼功績下,變得黯淡無光。
就連觀政進士以及京城衙門中一些年輕的官員都在他的陰影之下,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
所以,在聽官府說起,希望他們去肇原府參加文會的時候。就連馬上到花甲之年的高曠嶢都想也沒想就答應了下來。
對於這個肇原知府,他們實在是太過好奇,有見上一麵的機會,自然不會錯過。隻是他們以為,見麵是在文會之上,卻沒有想到是在考場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