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1章 有點特彆(1 / 2)

京城因會試而帶來的熱鬨,早已消散。當初跨馬遊街風光無限的三鼎甲,也變成了翰林院中的修撰、編修。其他留京的進士,也到了京城各衙門觀政。

熱鬨與風光過後,懷揣著壯誌與抱負的他們,如今要麵對的就是現實。而現實就是他們曆儘千辛萬苦卻無足輕重,像是微不足道的塵埃。

而有些人的名字,卻是耳熟能詳。

就比如,如今刑部、大理寺的觀政進士,又聽到了那個熟悉的名字。至於原因,則是因為一起案子。

雖然是命案,但在各地呈遞過來的命案卷宗中,也隻是極為不起眼的一樁。案情也清晰明了。

讓不起眼的案子突然變得惹眼起來,則是因為擬罪的結果出現了分歧。據說一度被按察司打回去重新擬罪。可是當地知府並沒有改變擬罪的結果,而那個知府就是王茂平。

平心而論,按察司依照律例擬罪,是挑不出錯來的。而王茂平的做法則是在律例之下又多了一些人情味兒。

案子被刑部與大理寺呈遞到了禦案之上,等待著陛下的裁決。而陛下的裁決結果,也會影響同類案件的擬罪結果。

原本以為是天子一句話的事情,卻沒有想到,此案不僅被皇太後知曉,也讓陛下格外的重視。刑部和大理寺的長官都被皇上傳召,重新梳理卷宗。

而後刑部與大理寺的主官都認為,此案是在危及性命的情況下進行的自我保護,罪責重但處置應該酌情減輕。此類案件應該形成一條解釋條文,在日後擬罪中做引用。

兩位官員的意見得到了啟元帝的同意。

律例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可以修改的,但在實際斷案擬罪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引用條例來進行補充和調整,能視為律例下的子律例。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一個不起眼的案子還能有這樣的發展。而且還不止如此,雖然太後的八十壽誕已過,也已經大赦天下。皇上還是赦免了廖氏的罪責。

這說明什麼,說明皇上對於肇原知府是看重的啊!

京城的官員們發現,一旦又聽到王茂平的名字,過不了多長時間,指定能夠再次聽到。果然,沒過兩天,就又聽到了熟悉的名字。

這次是因為各地進獻給陛下的貢品。其他地方有進獻祥瑞的,有進獻靈草的,有進獻難得一見珍寶的。

唯獨肇原府進獻的東西,他們之前是聞所未聞,竟然是副骨架,還起了個名字叫鴨櫛蚖,據說有三丈多長,一丈多高。真想象不出來,這東西長什麼樣子。

怎麼其他地方都沒有發現,就肇原府能發現這種奇奇怪怪的東西呢。

而皇上看起來還相當感興趣,命人將東西存放在了平時最喜歡去的禦園之中。果然陛下是愛屋及烏,王茂平入了陛下的眼,連進獻的骨頭架子,在陛下眼裡,都高出其他貢品一籌。

大臣們聽到王茂平的名字,又開始滿嘴泛酸,家裡的菜省了不少醋。隻希望接下來這個名字能夠重新沉寂下去。

“陛下!貴妃娘娘派人送來了參湯。”

“嗯,端進來吧!”

後宮的絕大多數嬪妃們已經有些日子沒有見到皇上了。雖然試圖通過展現關心與才藝,來獲得陛下的關注與憐惜,但都以失敗而告終。

畢竟得到的隻有被無視與被斥責。能夠去乾明宮送吃食,討得陛下關心的,唯有李貴妃一人。

都說美人遲暮,可對於李貴妃的盛寵從來沒有減少過,近兩年李貴妃身子抱恙,更是得到了陛下無限的憐惜,對四皇子也是越發看重,直接掩蓋了其他皇子的風頭,可謂風光無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