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事故後續
李開朗開著車回到運輸大隊。
“師傅,您去醫務室看一看吧,還是檢查一下為好。”李開朗擔心道。
張金武卻毫不在意地回應道:“我沒事,隻是衣服破了一點而已。”
李開朗依然不放心地勸說:“師傅,您還是去醫務室看看吧,不然我真的不放心。”
經過一番勸說,張金武終於被李開朗說服了,去醫務室做了一次簡單的檢查。
臨走前,張金武把運輸鋼筋的任務交給了李開朗。
“小李,記住彆走那條路,走安全的那條,水泥不水泥的,能不能拿到不用你管。”張金武在離開前囑咐道。
聞言,李開朗為了安撫張金武,隻能答應。
其實,他心裡也想過走那條路,但他不想讓師傅擔心,所以最終選擇了走安全的道路。
這條路雖然安全,但需要繞行二三十裡的路程,很是耗費汽油。
“不知道大慶油田那裡怎麼樣了?。”
李開朗心裡想著這個問題。如果大慶油田能夠開發出大量的汽油,那麼駕駛員們就可以選擇走安全的路了。
但現在沒有這個條件,所以他們隻能選擇走比較危險的道路。
張金武重新開具了一份運輸鋼筋的任務單交給李開朗。
至於報廢的鋼筋,他們需要將其送回廠裡進行回收,好在這些鋼筋可以回爐重造。
臨走前,李開朗再次囑咐張金武:“師傅,您早點去醫務室看看。”
張金武擺擺手回應道:“知道了,知道了。”
李開朗拿著任務單,重新拉上鋼筋,他也沒有自作主張走那條路。
一小時後,李開朗這才姍姍來遲到了水泥廠,他是卡著下班的點進來。
原本眾人興衝衝地準備吃飯,被李開朗這麼一攪和,頓時沒了心情,一個個冷眼看向李開朗。
要不是水泥廠也急要這些鋼筋,他們本可以在下午上班時再搬運。
“各位同誌,對不住啊,對不住啊!”
李開朗連聲道歉,遞過手中的大前門香煙想與大家緩解關係。
但有些人卻故意不接,也沒給李開朗好臉色。
就連倉庫值班員也沒好臉色,一眾工人吞吞吐吐地搬完鋼筋,才拿著飯盒去打飯,
李開朗這麼一來,工人早搬晚搬都吃不上熱乎飯。
“對不住,對不住!”李開朗口中依舊連連抱歉。
“行了,你一堆水泥,你自己搬吧!”倉庫值班員毫不客氣道。
指了指堆在外麵的水泥,有100袋,但這點量,連一層筒子樓的水泥用量都達不到。
李開朗看著這100袋水泥,也沒說什麼,拉起袖子,把水泥搬上車。
原本是水泥工人乾的活,因為李開朗不合時宜的到來,沒有人願意幫忙,都去吃飯了。
整個倉庫就隻有李開朗一個人,在默默地搬著水泥,正午毒辣的太陽,讓李開朗汗流浹背。…。。
至於為什麼不用戒指、空間作弊,誰知道有沒有人在遠處看著,還是小心為上。
等一眾水泥工人吃完殘羹剩飯,李開朗也搬完水泥,這些工人沒有午休就繼續下午的工作。
臨走前,李開朗還是向他們道了歉並分發了香煙,工人們的態度才稍微好轉一些。
“行了,行了,伱回去吧,下次記得早點!”倉庫值班員趕人道。
聞言,見眾人也沒有再責怪,李開朗便上了車走人。
李開朗這麼做的原因,一方是確實是他們不對,這無話可說。
但最重要的是,這是廠裡的重要任務,以往水泥少了,就讓修建筒子樓的建築工人沒有好臉色,拖拖拉拉的修建。
現在就這100袋水泥,用不了幾天,就又要去。
要是把事情鬨大了,廠子的水泥份額會更少,這個罪責就落在運輸隊身上。
這才是李開朗低聲下氣的原因。
李開朗可以不為自己考慮,但也要為師父考慮,為盧文江、張奮考慮。
經過那條路時,李開朗看了眼師傅的車子,原本以為僅僅隻是保費而已,沒想到現在卻出現極大的變化。
車廂與車體已經分離,大梁斷裂,幸好鋼筋沒有散落出來,但這車也是徹底的報廢了,再也不能用了。
李開朗看著張金武的車子,緊緊咬住牙關,什麼都沒說,又好像什麼都說了。
沒多停留,李開朗接著開車,先把水泥運回去再說。
另一邊,軋鋼廠醫務室。
張金武在經過一番初步的檢查,判斷出身上有傷勢。
畢竟,這麼危險的事情,張金武怎麼可能隻是破了點衣服,好在隻是輕微受傷,休養10來天就行。
主任醫生極力建議張金武這段時間在家休養,不要工作,但張金武自然不肯,他還有事情要處理。
最終,主任還是建議張金武在家休養幾天。
醫生主任這番建議也是出於私心。
畢竟他也是知道張金武的身份和職責的,最重要的是,醫生主任是有筒子樓的分配名額,他可不想張金武出事。
本來修建筒子樓的事情一拖再拖,要是張金武出了什麼事情,這入駐筒子樓可真是遙遙無期!
知道了傷勢情況,張金武也沒有多待,連忙回到運輸隊,交待事情。
此時正好是中午,一眾駕駛員都回來了。
將自己早上的任務說了一下,拜托眾人幫忙把車子、鋼筋運回來。、
“放心吧,隊長,我下午沒事,找上幾個學徒一起拉回來。”
“是啊,隊長,你就放心去休養吧,這裡有我們。”
“隊長,你沒事吧,要不要再去職工醫院看看。”
眾人關心張金武的傷勢,也答應會幫張金武收回東西。
“我沒事,醫生說我休養幾天就行,這事就拜托大家了。”張金武懇切道。
李開朗出去還沒有回來,盧文江走了市區的路,也把張奮帶上。…。。
等張金武走後,一眾師傅也不禁擔心張金武的傷勢。
“等把東西運回來後,大家都去看看隊長。”有人提議道。
這一提議瞬間通過。
這水泥的任務都是靠張金武的拉,其他師傅做不到,或者說做的沒有張金武的好。
大家也都很感謝張金武,沒有他的付出,大家自然也不會那麼輕鬆。
這水泥的任務,一直都是運輸隊的心病,怎麼都解決不了。
另一邊,軋鋼廠醫務室。
張金武在經過一番初步的檢查後,身上多處外傷的診斷結果讓他對自己的傷勢有了初步了解。
回想起剛才的驚險一幕,他心有餘悸。那麼危險的情況下,他居然隻是衣服破損,受了些輕微的皮外傷。
“張隊長,我建議你還是在家休養一段時間,不要急於回到工作崗位上。”
然而,張金武有自己的打算。
他需要處理的事情太多了,不能因為這點小傷就放下手中的重擔。
於是,他堅決拒絕了主任醫生的建議。
“張隊長,那你就回去休養三天吧。”
醫生主任這番建議也是出於私心。
他深知張金武在廠裡的地位和職責之重,更清楚他的傷勢可能會影響到整個工程的進度。
最重要的是,作為醫生主任,他手裡握有筒子樓的分配名額,他可不想因為張金武的意外而讓這個名額受到影響。
畢竟,筒子樓的修建已經拖延了很長時間,如果張金武在此期間出現任何意外,那麼他們入住筒子樓的計劃恐怕就會遙遙無期了。
“行了,我就先回去了。”
得知了自己的傷勢並不嚴重後,張金武沒有再多做停留,立刻回到運輸隊向眾人交待事情。
此時正是中午時分,一眾駕駛員都回來了。
張金武向眾人說明了早上的任務情況,並拜托他們幫忙把車子和鋼筋運回來。
“放心吧,隊長,我下午沒事,找上幾個學徒一起拉回來。”有人主動請纓。
“是啊,隊長,你就放心去休養吧,這裡有我們。”眾人紛紛表示願意幫忙。?“隊長,你沒事吧,要不要再去職工醫院看看。”有人關心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