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何為劍道意誌,何為劍道境界呢。”
寧川忍不住開口,申言與莊鎮也目露求解之意。
“劍道意誌,離未參悟劍意者太遠,今日本不欲多語;不過寧老有心,便講一講。”
“劍道意誌,是明悟本心,是明白吾等持劍所為何事;是劍意之上的升華!”
“以我清風山祖師為例,其劍道意誌體現為自由意誌,是無拘無束……”
“關於此劍道意誌,每一個武者所能明悟都不相同。”
“同為自由之意,也有不同之處,如同我等劍修手中所持之劍,都稱之為劍,卻有含光劍、三思劍、清風劍等不同命名……”
“至於劍道境界,此為我自己一家之言,是為自身走過之劍道所劃分出來,且聽且參考就是。”
“我自學劍,將自身劍道境界分為三重,今日當為諸位同門講解前麵兩重境界。”
“其一者,方才我曾說過,是為劍意之下,為舉重若輕,是舉輕若重;這裡不再闡述。”
“其二重境界,我稱之為劍光分化,練劍成絲,是領悟劍意後的變化。”
“光以言論,可能難以表述明白,諸位同門且看。”
陳青林抬起右手,一柄氣劍在他上空浮現,而後氣劍虛斬而出,其劍光分化成百上千,每一道都是真實,而非劍之殘影。
隨後這些劍光由大變小,逐漸變為如絲線一般透明之色,消失在眾人眼中。
“這劍光消失了嗎,其實不然。”陳青林心念而起,隻見空中出現縷縷青色光線,隻是細微得難以用肉眼看見、察覺。
眾人膽寒,這等劍絲若是朝向他們,估計怎麼死都不曾明白。
“吾說此四者,均不是獨立的,而是相互關聯。”
“未成達到劍意這一步,不可去強求劍光分化、練劍成絲。”
“至於舉重若輕,舉輕若重,是劍意之下,也適用於其他武器……”
“接下來,我講一些宗門劍法,如青雲劍法、追風劍法、禦風劍法、清風劍法等,希望對諸位同門有所幫助……”
“……”
台上陳青林講解清風山諸多劍法,這些對於眾多外門弟子、內門弟子幫助最大。
眾人聽得如癡如醉,往日修煉劍法所遇到的問題、瓶頸也豁然開朗。
更有修行其他刀法、拳法、錘法等劍法之外的弟子,詢問修煉時遇到的困惑。
而達到陳青林這個地步,觸類旁通,刀法、劍法也有相通之處。
這些問題也在他這裡得到解答。
此堂劍法之論,到最後麵已不止於劍法,陳青林也為諸多同門解答其他功法修煉遇到的問題。
離譜的是還有人詢問他靈植、陣法、鍛造等等。
這讓陳青林有些哭笑不得,初時弟子所問他尚可解答一二,而到長老這裡他就不行了,陣法求教於風紀,鍛造、靈植讓鍛器峰、靈植峰兩位峰主幫忙解答。
此次講解,不光是為眾人講解劍法,也是他梳理自身劍道的一次講道。
最後到靈植、陣法、鍛器階段,他也有所收獲。
直到白晝將近,陳青林才收了話語,宣布此堂劍法講解終止。
清風山眾人依依不舍,直到陳青林返回雲築小院,還有很多人在此山之上相互辯論。
……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xiaoshubao.net。小書包小說網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