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徐元福、柳海瑞入唐(2 / 2)

身為唐國的王,李羨之似乎將京師的事情,已經快要忘掉了。

每日與民耕地播種插秧。

而招賢令的頒布,已經出大效果了,一些縣試、府試得到過名次,最終落榜的學子,進入了南州,這些學子,有太高的發展,可能不行,可要去縣發展,還是可以的,這為唐國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很厚實的基礎。

說實話,一個國家的發展,高層核心有能力,那是不夠的,一整個官製係統,沒有底層官員的加持,自然是不穩定的。

當然,王猛的招賢令,寫的很好,不少學子,倒是給了李羨之驚喜。

而以徐元福、柳海瑞為主的荊襄士子,一共十五人,這裡邊能力最次的,也是郡官級彆,至於徐元福、柳海瑞,這倆人可是丞相級彆的大才。

南州…在柳海瑞的眼裡,那就破敗不堪,到處都是乞丐流民,百姓食不果腹,遍地屍骸累累,百姓那叫過的一個苦,甚至是易子而食。

可是,這才兩年的時間啊!整個南州的變化,竟然如此之大,乞丐、流民,幾乎沒有,甚至連各地的治安,都是非常嚴苛,地方上的惡霸、混混都少了,要是換做以前,隨處可見的殺人。

經過他這麼一打聽,直接被震驚住了,李羨之下令,殺了一些老派的貪官汙吏,還給百姓蓋房子,整個唐國的高層官員,親自帶著百姓,去開墾皇帝,而唐國的士兵,沒有囂張跋扈的模樣,甚至還能看到,士兵幫助百姓的場麵。

還有民兵的訓練,便是婦女也主動參加,讓徐元福與柳海瑞更加驚訝的是,唐國或許產不出多少兵源,但是!他卻能做到全民皆兵的地步,這樣一個國家,是十分恐怖的。

原來,李羨之的號召,並非是唐國統治的地盤,壞到了骨子裡,而是官員不足,需要一些人才,入唐國為官,在原來的基礎上,讓唐國的經濟、政治、軍事等等之上,得到飛速的發展。

這一路走來,給徐元福與柳海瑞的驚喜,實在太大了,那些看不起李羨之的士子,若是見到唐國如此一幕,估計後悔到腸子都青了。

“元福兄,看來南州,咱們是來對了。”

“沒想到,唐王竟然是如此一位有做為的君主啊!”柳海瑞不禁誇讚道。

嗬嗬~

徐元福輕蔑一笑,“確實有些做為,但是!若非諸葛青羽、司馬伯文、洛神機等人的輔佐,他能治理好南州嗎?”

“你大可想想,他李羨之常年出征在外,耗費財力,若非司馬伯文、洛神機在後邊頂著,唐國早就亂套了,還有哪些一係列的政策,我不相信是李羨之一個二十歲的少年主君能想出來的。”

“那些什麼種植大棚、什麼雜交水稻,什麼曲轅犁、水車…此等些神物,估計是諸葛先生想出來的。”

倒不是他不相信,隻是李羨之的政策,太過匪夷所思,這簡直就是聖人,如果說,一個二十歲的少年超過他,他自然不服氣。

柳海瑞淡笑,“此話不能這樣說,若非唐王賢明,又如何能施行如此政策。”

“法治革新,唐王再用一種很新的政策,不論如何,咱們見了唐王,便是知道怎麼回事了?”

“前邊有一涼亭,還有賣涼茶的,走了一路,馬上就要到唐王都了,進去喝杯茶在走吧!”

“也好!”徐元福說道。

但其實大家都很好奇,這位唐王,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然,巧的是,李羨之頭戴鬥笠,一身布衣,大腿上都是泥濘,正好口渴在涼亭上用茶。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