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
李羨之與諸葛青羽,率領大軍回到南州。
這一路上,兩人已經商議著,要對唐國進行下一個階段的計劃。
除了治理國家,開墾荒地除外,他們還有許多事情要做,就比如,如何將唐國整體的教育水平給提上來,在古代世界,能讀書的人不多,稍微認識幾個字的,都能謀個不錯的差事,便是給人家抄書,寫故事,都能混口飯吃。
但是,這不是李羨之想要的,他想要擁有自己的人才儲備,修建學校,提升國民教育水平,雖說達不到前世的九年義務教育,但至少來說,也要孩童自己能識字,隻要全國的教育水平上來了,那就能給國家,帶來許多好處,見識也廣闊了,人的思想一旦擴大了,就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整個唐國的經濟、政治、文化等等,都會得到一個極大的提升,還有!現在唐國的許多人才,大多都是從彆的州招募過來的,這說明什麼,這便說明,唐國不能沒有自己的人才儲備,這也是李羨之,想要為後世皇帝,留一些人才,要不然,他這輩因為戰亂,將人才全部消耗光了,那自己的後輩可怎麼辦????.????????????????????.??????
所以,李羨之決定,趁著現在有錢,要修建學校,前期可以不修多了,每個郡裡,籌辦那幾所學校,但李羨之覺得,這孩子從小接受教育是最好的,所以!十歲以下,可以免除學雜費,在地方設立一些小私塾。
當然了,前期是不可能的了,前期至少三年之內,必須得培養一批人才,要不然!這就算是教學生的老師都沒有。
李羨之是深知讀書的重要性,人才掌握在自己手裡,國家才能進步,更能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
諸葛青羽聽著李羨之的話,那眼睛瞪得老大,都發著光,對李羨之那叫一個崇拜啊!
這是應對文人的發展,也是治國理念。
但是,你不能光發展文人,而忽略武將吧!武將是一個國防力量強大與否的基礎所在,就入前世的宋朝,重文抑武,倒是將文人看得很重,可卻忽略了武將的發展,這導致朝堂之上,那文人始終要壓製武人一頭的,這也是不行的。
要不然,那宋朝可是曆朝曆代之中,最為繁榮的,可是宋朝有錢又能怎麼樣,讓人家金國打的抱頭鼠竄,割地求和,這錢再多,不發展國防力量,而去賠款,這也是斷然不可以的。
李羨之立國之根本就是,對外保持強硬手段,李家的子弟,隻有戰死的,決不能割地求和,更不能被俘虜。
所以,在此期間呢!
李羨之決定,建立一所帝國學堂,專門發展將帥,彆看李羨之現在,那天天在打勝仗,可下邊的許多將軍,各個都是文盲,鬥大的字不識一籮筐,也是不行滴。
李羨之的想法很超前,諸葛青羽坐在船艙之中,仿佛如聽仙樂一般。
怎麼說呢!
他諸葛青羽從小也是遊曆過天下的,三歲的時候,就能自學,識字過百,五歲都能讀一些治國之道了,在到後來,自己手裡又有一套,結合古今,能改革強國的新製度,可是!與李羨之嘴裡的這些東西一比較,就要落後許多了。
一路到唐王都城。
諸葛青羽從馬車上下來,無比感慨。
“大王真是當世之明君啊!”
“便是連臣都佩服不已。”
“大王,咱們什麼時候實施這些計劃,我覺得宜早不宜遲,咱們唐國剛經曆秋收,又拿下了益州之地,現在有的是錢,此時不實施計劃,更待何時呀!”
諸葛青羽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對唐國進行真正的改革了。
當然,主要的目的是,他也想要看看這施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