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發石機雖然打不太遠,但是一百到一百五十步的射程再加上諸葛天雷,就足夠讓朱和盛放心大膽的突圍去達濠了。
因為在朱和盛離開後,貴嶼都城內還會剩下三四百能上城的壯丁,火槍還會剩下七十支,布麵甲能有九十多領,滿洲弓有五十多張。如果再能打造一二十架諸葛機關砲,貴嶼都城應該可以萬無一失了。
心裡正得意的時候,斯文白就腳步匆匆的來了,朱和盛得知他的來意後,就順口問了個時間,斯文白報的仔細,不僅說了年月日,還報了永曆、康熙兩個年號——現在鄭明政權還在用永曆年號。
朱和盛覺得這斯文白挺仔細的,於是又問了個西曆,結果斯文白隨口就答了“一六七一年”。雖然沒報幾月幾日,但能報出耶誕紀年,也算“學貫中西”了吧?
“斯文白,帶路吧!”朱和盛吩咐了一聲,然後又對諸葛軍師道,“咱們邊走邊說,軍師,您有什麼錦囊妙計要給我嗎?”
這個“奇技淫巧”,朱和盛當然是最懂了。但是排兵布陣,坑人使壞的事兒,他卻不這麼在行。他就是個乾高仿的,憑技術吃飯,不騙人——高仿的就是高仿的,出貨的時候就說好了,一分錢一分貨嘛!
而且他也知道喜歡出風頭的諸葛三和,是一定會準備一堆錦囊妙計......對於這種有一定能力,又喜歡表現的“員工”,朱和盛還是很願意給人家機會表現一下的。多表現表現,也許就鍛煉出來了呢?
反正這個諸葛軍師現在也不要什麼待遇,那就使勁用唄!
“嘿嘿嘿......”諸葛軍師被朱和盛問樂了。看看,這是遇到明主了!都知道我會為他準備錦囊妙計了!
諸葛軍師一邊笑著一邊就掏出早就準備好的一個大口袋,遞了過去。
“哇,”朱和盛接過錦囊掂了掂,“那麼大一個?裡麵的妙計一定很厲害吧?”
諸葛軍師笑道:“裡麵一共有三條計策,本來應該分成三個錦囊的,不過現在我們創業艱難,能省就省吧。”
朱和盛連連點頭,“軍師,等我到了達濠,一定替您買他幾百個錦囊給您裝妙計......您喜歡什麼顏色的?”
多好的少主啊!
諸葛軍師聽了這話,心裡當然是暖暖的,於是就笑著道:“這事兒少主看著辦吧......”他又把話題轉回了錦囊妙計,“少主,這錦囊中的三條計策,一條是用來解貴嶼都之圍的;一條是用來讓大佬輝相信您和三太子身份的;還有一條是用來搶地盤的。您在前往達濠的路上抽空就把這三條錦囊計都瞧一遍吧,這樣您的達濠之行,一定會收獲頗豐的。”
“明白,”朱和盛輕輕點頭,“軍師放心,我一定會照著錦囊妙計行事的。”
其實他不照著錦囊妙計也沒辦法行事......因為他是第一次魂穿嘛,對於怎麼融合原版朱啟炮的記憶沒什麼經驗,很多事情還記不清,對於邱輝、達濠、海門那邊的記憶就模模糊糊的。如果沒有諸葛軍師的錦囊妙計,朱和盛恐怕就隻能去達濠碰運氣了。
朱和盛和諸葛軍師一邊說話,一邊就已經到了朱家大院門外。
大院門外就是一條長街,直通貴嶼都城的南門。此時天色已經相當昏暗,但是朱和盛還是能看見大院門外長街上排列著的“清兵馬隊”。二十多人,都穿著清軍式樣的布麵鐵甲,戴著“避雷針頭盔”,背著弓箭或鳥槍,拄著馬槍或挎著“關東大掃子刀”,牽著矮腳走馬,在那裡靜靜的等候。
天王朱朱琚山、於老爺子於九臣、朱和盛的乾姑姑大波玲還有那個天津軍師於有德他們四個也在那兒,趁著朱和盛還沒出來,在低聲商量著一樁封建包辦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