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四小姐早上出門的時候隻是胡亂吃了幾口早飯,又忙著趕路,午飯也沒好好吃,現在還真有點餓了,於是就接過盤子筷子,站在那裡吃了起來。
吃了一塊,味道真的不錯,那叫一個鮮甜啊,還真好吃!
“火炮朱......”邱榮雖然是知府了,但他的作風還和當海寇時沒兩樣,也不叫朱啟炮的字號,也不稱他的官職,而是直叫上綽號花名了。
邱榮頓了頓,看了眼正美滋滋的吃海鮮的妹子,歎了口氣,又道:“你剛才說的要緊事情是什麼?”
他問出這話的時候,已經在琢磨該找什麼借口堵上朱和盛求婚的門路了......他之前和朱和盛一起喝花酒的時候,好像答應過他的!酒後之言,可以不算吧?
朱和盛卻正色道:“當然是反清複明了!”
“啊......”邱榮愣了又愣,“火炮朱,你說什麼?”
朱和盛又加重了語氣,道:“對我等而言,如今最要緊的事情當然就是反清複明了!”
邱榮還真沒法反駁,反清複明的確要緊啊,他現在還是大明朝的潮州知府呢!
看見邱榮目瞪口呆,朱和盛知道這位一定覺得反清複明的希望已經非常渺茫了。
其實換魂之前的原版朱啟炮也覺得反清複明沒啥指望了,他之所以還要打著反清複明的旗號占山為王,就是為了在潮州的這潭渾水中多撈一點。
這樣等將來天下完全太平了,他就能帶上乾姑姑和邱淑真一起遠走高飛,找個沒人認識他們的地方去過安生日子了。
不過那種安生日子,卻不是朱和盛向往的。
因為他知道反清複明這事兒還有最後一個風口,也就是三藩之亂!
對於三藩之亂的曆史,朱和盛還是有點了解的。
在沒有他這個“換魂者”的曆史上,三藩之亂也持續了八年之久。而且在吳三桂去世之前,吳周方麵一直保持著相當強大的戰鬥力。甚至在尚、耿二藩相繼降伏之後,吳三桂依舊可以在湖廣、兩廣戰場上發起攻勢,並且取得較大的勝利。
可以說,如果不是吳三桂死後吳周集團群龍無首,三藩之亂鹿死誰手,尤未可知!
而且即使吳三桂死後吳周集團因為群龍無首陷入混亂,也堅持了三年,才最後覆滅。
可見清王朝的武力相對於吳周集團,已經沒有壓倒性的優勢,甚至在吳三桂在世的時候,都沒有優勢可言。
如果吳三桂的三個盟友,廣東的尚之信,福建的耿精忠和鄭經能夠再靠譜一點。也不必揮軍東南、飲馬長江,隻需要牢牢地把廣東、福建抓在手中。能夠為吳三桂提供一個穩定的後方,並且提供產自廣東福建或購自外洋的先進火器,大清朝多半就過不了三藩之亂這個坎......
當然了,朱和盛也不會傻到以為有了自己這個“換魂者”,那個尚之信就會變得靠譜了。但是他覺得自己完全可以利用三藩之亂的風口把尚可喜、尚之信這對漢奸父子拉下馬,然後自己聯合大佬輝一起上位當廣東王。
畢竟這平南王尚可喜也沒多少兵力......他的旗軍就十五個佐領,一個佐領就二百兵丁,二百乘十五才區區三千。平南王藩下還有一些可以隨時從軍的男丁,明麵上的數目大約是兵丁的四倍(五丁抽一從軍,還剩下四個),也就是一萬兩千。
尚可喜還控製著大約七千人的綠營兵。也就是說,尚可喜這個平南王麾下的常備兵隻有一萬人,加上預備兵員,頂多就是兩萬三萬。
另外,還有潮州的續順公府所管的五個佐領約一千人也許會和尚可喜同心。
但是廣東地方上的其他各路清軍綠營軍,如潮州總兵劉進忠,碣石鎮總兵苗之秀、高雷總兵祖澤清、廣東提督嚴自明這些人,在吳三桂起兵後到底站在哪邊可都不好說了。
如果大佬輝和天王朱這兩支反清力量能夠利用三藩之亂風口到來前的這兩三年間,好好發展一下軍力。也不需要太多,隻要合起來能有個數千上萬精兵,到時候來個突然發難,打尚可喜一個措手不及,則廣東可定矣......
想到這裡,朱和盛就一字一頓的對邱榮道:“邱大哥,你可知道韃子皇帝玄燁在殺了顧命老臣鼇拜之後,便將‘三藩、河務、漕運’視之為三大事,並書而懸之於宮中柱上了嗎?三藩在劫難逃,必反無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