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明白了這個道理,尚之信也不和這個不孝之爹廢話了,隻是哼了一聲:“阿瑪,你彆以為揭陽一戰是因為我養寇才敗的......我是替咱們平南王府保住了幾千精銳!
這幾千人要是給老二折騰沒了,咱家可就真的完逑了!”
甩下這句話後,尚之信就大步流星出了九間殿,然後頭也不回的出了平南王府,回了自己的世子府。
這邊尚之信前腳才走,那邊尚之孝和金光兩人就一塊兒進了九間殿。
尚之孝長得很像尚可喜,大胖子,國字臉,看著威風凜凜,而且這些年一直跟著他爹在廣東帶兵,在軍中的威信比俺答公尚之信高得多......不過尚家軍是奴才軍,帶兵打仗的能力高低和軍中的資曆這些都沒大用,最要緊的是奴才當得好,能得到滿洲主子的歡心!
如果這次不是從北京傳來了“尚吳調換”的消息,平南王府藩下的將領根本不會拋棄俺答公尚之信轉而擁護平南王次子尚之孝。尚可喜說破天也沒用......“奴輩”在那兒擺著呢!
而剛剛拿到兵權的尚之孝顯得非常興奮,給父親行禮之後,就拍著胸脯保證道:“阿瑪,您放心,有孩兒督軍,朱三太子、朱三太孫這兩個逆賊一定沒跑!”
尚可喜橫了兒子一眼:“你用兵打仗的本事比劉進忠嗎?”
尚之孝一臉自信地說:“阿瑪,孩兒自認為還是要比劉進忠強一點的。”
尚可喜眯著老眼看著兒子,然後就吐出兩個字兒:“不夠!”
“什麼不夠?”尚之孝似乎沒明白。
“二公子,”尚可喜的謀主金光接過問題,回答道,“王爺的意思是您比劉進忠強一點是不夠的,因為朱三太孫打仗的本事比劉進忠強得太多!
其實世子之前捏著幾千人不出力還是對的,要不然劉進忠一退走,咱們的藩軍就會和嚴軍門率領的綠營兵一起,被米思翰推上去打決戰。而朱三太孫之前用三百人就把劉進忠的四千人給打敗了,如果邱輝所部和鄭經派來的兵將都彙集到他手下......這決戰米思翰恐怕是打不贏的!”
“阿瑪,揭陽一戰應該隻是僥幸吧?”尚之孝還是有點不買賬。
“僥幸?”尚可喜哼了一聲,“你什麼時候打一個僥幸的以一敵十給我瞧瞧?”
“那,那可怎麼辦?”尚之孝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尚可喜看著自己的這個二兒子,一對眉毛又要碰頭了。
這兒子打仗是挺猛的,但是有勇無謀,心眼太實,這一點遠不如他大哥啊!
尚可喜的謀士金光向來是支持尚之孝的,看見尚可喜的表情,就知道不能讓這位二公子繼續表現下去了。於是趕緊出來替尚之孝獻計獻策道:“王爺,二公子,當今天子畢竟是英明之主,所謂換藩移鎮,多半是穩住吳三桂,以免其被逼反的策略。
當然,也有敲打咱們平南王府的意思......但也絕不會強逼著咱們去以弱擊強。所以王爺隻要擼了世子的兵權,再讓二公子領著王府精兵到米大人麾下聽用。這移鎮換藩的事兒,應該就不會進一步推進了。
至於剿滅朱三太子的事兒......老夫以為,還是要厚集廣東、福建的各路精兵,然後步步為營,以牛刀殺雞,方可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