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這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啊!(2 / 2)

活埋大清朝 大羅羅 4050 字 5個月前

所以十一大學士共掌大權幾乎就是最理想的權利遊戲規則了,不僅可以避免定王府和延平王府為了還是“期權”的最高權力發生衝突。

而且也讓雙方的實力對比發生變化後,可以通過調整各自擁有的大學士數量,以完成最高權力的轉讓,避免發生不必要的火並。

另外,大學士的數量較少,僅僅隻有十一人,也使得這套決策機製的效率有了保證,不會變成一個扯皮會議。

而第三件足以改變曆史的事件,則是確立了“均田、均稅、均役”等三均,以及促進工商和四民平等的發展路線。

這個路子乍一看似乎是要“大平均”,有點脫離實際,太過理想化。但實際上卻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

因為“均田、均稅、均役”的本質是限製或剝奪封建地主階級對土地的占用,減輕自耕農的負擔,使得他們將更多的財力投入到擴大再生產上——因為現在的潮州人多地少,可以實現“人均富農”,而且土地普遍歸宗族集體占有。“均田”實際上不會剝奪富農的土地,隻是厘清了產權,保障了各個宗族對土地的集體占有。

所以“均田、均稅、均役”是保護,而不是打擊富農的。

和“均田、均稅、均役”同時提出的,則是大力發展工商業——潮州的富農經濟想要搞好,就必須把工商業發展起來。否則富農的產品沒辦法變現,富農經濟是怎麼都發展不起來的。

而朱和墭在怎麼發展潮州的工商業這方麵是最有經驗的!

他的辦法就是......辦廠創業。

而且是大手筆,一出手就是五個廠,分彆是東廠、西廠、內廠、北廠、南廠。

這五個廠子的負責人都不叫廠長、經理,也不叫什麼CEO,而是叫“廠公”、“督公”或“廠臣”!

聽上去就很有氣勢啊!

除了氣勢之外,這五個廠子還都有非常厲害的拳頭產品。

其中東廠是五廠之首,因為它同時是鑄幣廠和銀行,妥妥的“大廠”,而且是由司禮監秉筆太監龐公公親自兼任廠公的。

西廠的全稱是西火硝廠,廠臣斯文白,產品是火硝。原先在海門漁港附近的古埕村建了一批集硝池,在朱和墭打進揭陽縣城後,馬上就跟了過來,在揭陽縣城南邊的大糞坑邊上開建集硝池,還把一整個糞坑給圈了起來......揭陽縣城內的人畜糞便,現在都歸西廠白廠公了!

內廠的全稱是內火藥廠,廠臣是小公公龐思明,產品是顆粒狀黑火藥!

另外還負責訓練在陣前配製糖藥的製藥師——糖藥太容易受潮,所以無法長期保存,就隻能陣前配製了。而且配製糖藥可是個手藝活,一個不小心把自己給炸了,那樂子可就大了。所以每一個製藥師都必須接受嚴格訓練!

南廠又稱南兵器廠,廠臣是諸葛軍師的兒子諸葛秀才......“秀才”是他的花名,他的原名叫諸葛正陽,年紀不大,是個十七八歲的小黑胖子,之前一直跟著他娘在達濠上學,在朱和墭打下揭陽後跑來跟他老子一起乾大事兒,現在混了個“廠公”。在朱和墭、諸葛三和的指導下管起了從東廠拆分出來的“手榴錘”業務,以及諸葛亮傳下來的諸葛機關砲的生產,其實就是些青銅鑄造和木工活兒。

北廠又稱北酒廠,是五個廠當中最後一個開張的,規模也是最小的,其實就是個作坊。廠臣是大波玲,實際上就是在朱和墭的直接控製下。目前的產品是甘蔗酒和特級白糖......甘蔗酒就是甘蔗渣釀造的酒,朗姆酒就是一種甘蔗酒。而特級白糖則是脫色工藝更高明——不是用黃泥漿,而是用石灰和硫磺熏蒸進行脫色的白糖,沒有一點雜色,晶瑩剔透,非常好看。

可彆小看這兩樣東西,那可是朱和墭用來整合揭陽縣底下的鄉都和宗族的拳頭產品!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