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啥叫斷橋之計?有人懂嗎?(第五更)(1 / 2)

活埋大清朝 大羅羅 4430 字 5個月前

揭陽縣城,監國府大堂。

已經當了幾個月監國的朱天王,這段時間總算是當出一點滋味了。

因為他那個總理軍國政務的衰仔不在家,那個能掐會算都快成妖精的左輔正軍師諸葛三和也不在,連那個不知道該叫嫂嫂還該叫兒媳的奉國夫人大波玲也不在揭陽。

所以城中無老虎,猴子就能稱大王了!

當尚可喜全軍開拔,氣勢洶洶的殺奔揭陽縣城時,朱天王正一身布衣儒服領著一群臣子,在自家大堂上接見遠道而來的陳永華和一僧、一道、一儒。

陳永華是從廈門島上過來的,鄭經在二月底的時候就秘密登島了。而在鄭經登島前後,廈門島上還來了三個貴客。

就是這一僧、一道、一儒!

一僧法號今種,俗家姓屈,名大均,字一靈,今年四十歲出頭,長得有些清瘦,顴骨很高,雙目炯炯有神。此人乃是嶺南名士,嶺南三大家之一,因為矢誌抗清,才削發為僧,以便於奔走四方。在朱三父子開辦大明朝廷之前,他因為被清廷通緝,正在浙江桐廬躲避,不過依舊和延平王府保持聯絡。

而那一道就更厲害了!他是南昌青雲圃道院的開山祖師,約莫四十多歲,看著也很瘦弱,很不起眼,卻有個非常牛逼的道號——八大山人!

他俗家姓朱,名耷,還有個譜名統quan(上林下金),乃是大明寧獻王朱權的九世孫。

他雖然已經出家為道,但也一樣沒忘記反清複明,暗中和延平王府保持聯絡,和屈大均之間也有往來。

而那一儒,是今兒這座大堂中年紀最老的,須發皆白,看著總有七十歲了。他也姓朱,不過不是朱明宗室。他的名字叫朱之瑜,號舜水,早年也是明末抗清的一號人物,在明朝這邊大勢已去後避居日本,還當上了日本國水戶藩第二代藩主德川光圀的儒學老師。不過他和鄭成功的弟弟田川七左衛門一直保持聯絡,和鄭經之間也有書信往來。

屈大均、八大山人和朱舜水三人,都是鄭經所推舉的原儒大學士——鄭經在推選原儒大學士的問題上比朱和墭認真多了,沒有在自己的隊伍中選幾個大胡子猛男應付事兒。

他隻推了邱榮這一個“刀疤儒”,其他五個都是真的精通儒家道理的儒,其中還有朱舜水這樣的大儒。

這會兒朱舜水他們仨正瞅著朱三太子這邊的三個原儒大學士仔細端詳呢!

朱三太子這邊攏共五個原儒大學士,朱三太子一個、朱三太孫一個、諸葛軍師一個、勇猛蘇蘇勇一個、於老爺子一個。這會兒朱和墭和諸葛軍師都不在。所以就剩下朱天王、勇猛蘇、於老爺子了。這三位也就於老爺子看著有點“儒樣”,另外兩個都是一副瞪眼要宰人的模樣,而且腰裡還挎著寶劍和手槍,還掛著倆據說能一炸一大片的手榴錘——這玩意保險嗎?不會自己就炸了吧?

另外,這樣的原儒給人授課的時候教什麼?是教人拔劍砍人呢?還是教人拿槍斃人呢?還是教人用手榴錘炸人呢?

朱舜水是一屋子人中學問最大的,也是最熟悉眼前這三個原儒風格的——他在日本國的弟子都挎兩把刀出門的,一言不合先砍人再講理!

所以他就想跟著打聽一下,這邊的原儒是不是也這樣乾了?

他正想著該怎麼發問呢,就看見一“小儒”風風火火的從大堂外頭衝進來了。

朱天王瞅見這個皮膚黝黑,身材矮胖,嘴上沒多少毛,也是一身布衣角巾長劍的“小儒”,眉頭就是一緊。

這“小儒”就是諸葛軍師的兒子,南廠督公諸葛正陽。這小子除了管理南廠的日常事務,還在軍師府兼著職,所以他那麼著急跑了來,一定是軍情有變。

實際上生產軍械的南廠,生產火藥的內廠,錦衣衛的幾個炮兵領,還有諸葛三和管著的軍師府,以及天王宮少年堂的“大班”(年紀比較大的少年上大班),其實都是“通”的。除了南廠、內廠裡少量的“老師傅”,還有少年堂大班的儒生老師,以及為數不多的十幾個老炮兵是一人一坑,其他的學徒、少年炮兵、大班生、軍師府見習等等的,都是一群少年在那裡輪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