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
“抓活的......”
“千刀萬剮!”
一群咬牙切齒的錦衣親軍和鄉民一邊答應著,一邊就圍上來了。倒是真沒用利刃捅他,但是木棒、笤帚、糞叉什麼的還是劈頭蓋臉的打上去......先打他一個斷手斷腳,然後才好活捉啊!
......
曾妖頭被人打得斷手斷腳活捉了去的場麵,站在珠江北岸龍王廟前的尚之信是看不清的,但他還是可以看清曾起昭麾下的千餘綠營精兵,是怎麼在朱三太孫的錦衣親軍和黃埔村刁民的合擊下全軍覆沒的。
雖然朱三明軍疑似掌握了妖法,會用“煙霧術”和“火球術”,但如果沒有黃埔村刁民的臨陣造反,幫著明軍一起打,憑曾起昭的本事還是可以借助黃埔村的地形邊打邊退的......但是黃埔村的刁民一造反,那曾起昭就死定了!
這個黃埔村是個大村子,而且還是個“水賊村”,村民大多是駕船跑運輸的,所以家家戶戶都有火槍刀劍,村子裡麵的壯丁都能抄家夥練幾下。
另外,這座村子從南宋開始就因為海貿致富了,所以家家戶戶都修了非常堅固的房屋,許多房子還修了放槍的碉樓......可以居高臨下放槍封鎖村子裡麵的道路。
所以黃埔村的刁民一反,曾起昭這個廣東第二狠,也隻有死路一條了。
在活捉了曾起昭後,黃埔村的刁民和登陸的錦衣親軍們又一塊兒向黃埔村的西碼頭撲去。
黃埔村的西碼頭麵向著海珠島,原本也是一座貨運碼頭——當年沿著珠江水係從廣東、廣西,甚至湖南運來的貨物一般都在西碼頭卸貨,而走零丁洋進來的舶來品則在黃埔村東麵的碼頭卸貨。而從廣州城過來的曾起昭,就把搭乘的水師船隻都留在了西碼頭上,並且隻留了少數兵丁看守船隻。而且還下令在他本人登船之前,不許這些船隻離開碼頭。
結果等到船上的兵丁發現曾起昭已經人打得斷手斷腳還給活捉時,已經為時已晚,根本來不及拔錨啟航,錦衣親軍的少年兵和黃埔村的義民就已經衝上了這十條木船,把它們全都奪了。而船上的清軍兵丁水手,不是被殺被俘,就是被逼著跳水而逃......可這是珠江啊!江南又寬水又涼的,沒有逆天的水性怎麼可能從黃埔村遊到珠江北岸?
站在珠江北岸龍王廟外的尚之信看見這一幕,心都快涼了,仿佛落在水裡的不是彆人,而是他自己!
“反了,反了,都反了......”尚之信說話的聲音都在顫抖了。
光是一個黃埔村丟了就夠要命了,現在連廣東第二狠人曾起昭都一起搭進去,而且跟著曾起昭上黃埔島的千餘綠營精兵和十條大船都沒了。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黃埔村和珠江南岸的百姓一片叫反,都投到了朱三太孫旗下......這廣州城外的廣東人靠不住,廣州城內的廣東人就靠得住了?
尚之信正在為廣州外城的十幾二十萬居民為難的時候,他的四弟,官拜平南王府旗軍副都統的尚之節忽然大叫起來:“不好......海珠島危險了,反賊正駕著黃埔村西碼頭上的船往海珠島去!”
海珠島位於廣州城南的珠江水麵當中,島上有一座大廟名慈度寺,尚可喜打下廣州後便在慈度寺的圍牆上架了大炮,將其變成了一處拱衛廣州城的水上要塞。
但是現在這座要塞中的守軍不多,隻有幾十名上了年紀的炮手和不到一百名老爺子步軍。
依著尚之信原本的計劃,曾起昭所部在打完黃埔村後就會撤到海珠島去堅守。
可沒想到曾起昭這個廣東第二狠人打了一次就沒了,這下該讓誰去守海珠島?
尚之信回頭看著自己的兄弟尚之節,似乎想把守衛海珠島的城差事派給他。可沒等尚之信開口,尚之節就搶先搖晃起腦袋了:“大哥,我可不去海珠島......珠江的水太涼,我身子骨不好,我怕冷!咳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