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闕城外,秦國從各郡征召的二十餘萬兵馬在此彙聚,軍營綿亙數十裡。
蜀郡兵馬駐紮在伊闕城西南,軍侯魏鴻於午後告知眾人,秦軍半月前已開始攻打衍氏城,數日後他們即將上前線。
聽說要上戰場,趙通嚇得渾身直抖,數月軍中苦練雖去肉二十餘斤,體魄也強健許多,但膽小之性未改。
“源弟,你到時千萬要關照好我。”趙通變顏變色地道。
劉濟恨鐵不成鋼地斥道:“戰場上刀箭無眼,趙源自顧不暇,怎麼護你?”
數月相處,幾人情感漸深。趙通雖懦弱,卻慣於做小,打飯收拾洗衣等內務搶著乾,幾人相處還算融洽。
馬全笑言:“戰場上五人一組,按照平日訓練,讓趙通居中,我們互相照應。”
冷兵器時代,戰場廝殺動輒數萬人。據軍侯魏鴻講,魏軍在衍氏城四周亦駐紮了十餘萬兵馬,兩軍交戰每天都有數百人傷亡。
這段時間趙源思忖過戰場如何對敵,隻要不招惹敵方修道高手,自己的性命無憂。隻是要升爵受封,便要殺敵立功。
玄雲子等人反複告誡他勿染殺孽,趙源決定不親手殺人,看著劉濟等人,打定主意借他們之手殺敵。
“馬全說得對,戰場之上須協同作戰。”趙源揀起根樹枝在地上勾劃。劉濟等人都聚攏過來。
“我皮糙肉厚,衝鋒的事交給我。”趙源道:“劉兄是伍長,掌控好進攻的節奏,在我身側協同衝鋒。”
看了一眼馬全和孫廣,趙源繼續道:“馬兄和孫兄護住兩翼,支援補刀,至於通哥,你就在中間收割魏軍的耳朵。”
戰場以人頭計功,割耳核對數目,這事不用與敵正麵廝殺,便交給了趙通。
樹枝在地上勾勾劃劃,趙源詳細地講解著每個人的走位和應變之策。事關生死,誰都不敢疏忽,不明處便發問,連趙通也瞪大眼睛牢記在心。
等幾人記熟,劉濟歎道:“趙源見識真多,將來肯定能做將軍,到時候可不要忘了我們這些同住一個帳篷的兄弟。”
馬全、孫廣也隨聲附和,恭維了趙源幾句。趙通心中平靜了些,有這個堂弟護著,自己的安全感大增。
劉濟掃視眾人,目光落在趙通身上,厲聲道:“趙源講得清楚,但戰場上變化莫測,容不得貪生怕死,若有人膽敢拖累全伍,可彆怪我稟報軍中司馬,按律治罪。”
眾人齊聲應諾,趙通不敢有絲毫懈怠之心。
劉濟接著道:“此次出戰五人協同,事後論功咱們到時再議。”
…………
三日後,趙源所部抵衍氏城外,與魏軍接戰。
號角震天,流箭交織呼嘯;鼓聲隆隆,萬餘秦軍怒吼如潮、奔踏如雷,大地為之震顫。
身為謫戍兵,趙源等人排在隊列前麵。以伍為單位,趙源衝鋒在前,劉濟緊隨其後,馬全、孫廣護翼,趙通緊跟著趙源。
人潮洶湧,喊殺聲震天,趙源熱血沸騰,鬥誌昂揚,情不自禁地開口嘶吼。
不遠處,魏軍用長矛、盾牌構築起長長的防線。秦軍疾撞在盾牆上,長矛從盾後刺出,戰馬嘶鳴、將士呐喊、兵器撞擊與號角金鼓交織在一起。
刹那間,塵土蔽空、寒光映日、鮮血飛濺。
大將楊端和站在高台之上,冷冷地注視著戰場。魏軍強悍,裝備精良,衍氏城外激戰十餘日,秦軍仍無法突破魏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