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山中洞府,趙源先回了成都家中,與馬怡和趙通相聚。離家的這段日子,趙通搬來居住,照看馬怡;馬怡每日讀書識字練功,沒有絲毫懈怠,雲伯打理雜物,家中井然有序。
歇息數日後,趙源喬扮成鈴醫,頭戴竹笠,身披寬大的長袍,背布包,腰間懸著鈴鐺,走動時發出悅耳的鈴聲。
一路步行往東,翻山涉水、穿村走寨,走走停停,醫人間病苦,看世態炎涼。
見過感激涕零,聽過冷語譏諷,被奉過上賓,也被人輕賤,趙源泰然處之,保持平和心境。道心在磨礪中不斷提升,體內靈氣凝聚錘煉,修為穩步地上升。
行走人世間,趙源幾乎忘記了自己是個修道人,沒有在意氣海中寶光逐漸凝如實質,化成魚、蛟在氣海中暢遊,不時聚成靈雨灑落。
這段時間,趙源沒有提升修為,而是專注於在識海中摹繪隱神符。
呂玄追殺趙源時,趙源用隱神符隱匿行蹤,成功地躲避了呂玄的追殺,這讓他對符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玄雲子作為陣法大師,對符籙也深有研究,趙源向他請教符籙的原理和應用。
玄雲子告訴趙源,符籙是用靈血或靈液在特殊材質上書寫符文,注入靈氣,有召神劾鬼、降妖鎮魔以及聚斂五行、回複元氣等諸多功效。
看著隱神符上似字非字、似畫非畫的圖案,趙源疑惑地問道:“符文又是何人所創?”
“符篆和符籙不同。有傳最早的符篆是太上老君觀雲氣有悟所繪,也有說是伏羲、女媧等上古大神觀天地陰陽變化所創,具體是誰已難追尋。後來諸位神靈得知符篆秘法後,不斷演化創新,將符篆書於符上,便有了今日的符籙。”
趙源指著靈氣已顯黯淡的隱神符,進一步問道:“符籙為何有使用次限?”
玄雲子笑道:“符籙的威能跟書寫人的修為境界、所用材料的高下以及注入的靈力等有關,因人因物而異。這張隱神符靈氣將儘,自然難以維持效用。”
想到這裡,趙源靈光閃現,笑問道:“符篆既是天地靈氣的自然演化,那麼隻要能將靈氣凝聚成形,並不拘於書於何處。能否在丹田之中直接書寫符籙,存於體內呢?”
紫霞君在旁看了一眼麵露喜色的趙源,不解地道:“靈氣本就縹緲變幻不定,丹田內的靈氣更是難以駕馭,何必舍易求難,直接書寫在符紙上豈不容易。”
趙源笑道:“若能在丹田之中繪製符籙,不易為人察知,心意一動便能激發,說不定能起到什麼奇效。”
紫霞君不以為然地搖頭道:“趙道友,你若想嘗試,最好是限於隱身、護體、斂氣之類的輔助性符籙,千萬不可嘗試攻擊性的符籙。攻擊性的符籙若是在丹田中炸開,必然導致丹田受損,後果不堪設想。”
經過深思熟慮,趙源最終決定在識海中嘗試繪製隱神符。黃霄真人給他的隱神符靈光雖然黯淡,符文還算清晰,靈光閃動有規可循,趙源買來丹砂以及黃紙,按照玄雲子所教的方法,開始在紙上依葫蘆畫瓢。
一個多月後,符紙上終於有靈光一閃而過,隨即化為灰燼。趙源知道剛才那張隱神符摹畫成功,因為所用的材料普通,無法承載靈氣,符紙才會化為灰燼。
有過成功的經驗,後續複製就變得順暢許多,經過數天反複練習,已能成功十之八九。有了底氣,趙源開始在識海中試著摹畫隱神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