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複了一下心境,趙源將神識注入第三枚玉簡。這枚應是墨門林安所留,玉簡中記錄了林安修行心得、製作傀儡的心得。
趙源粗粗地掃看了一眼,有些文字晦澀難懂,估計用的是隱語。趙源沒有心思推敲,將玉簡放進儲放傀儡鷹的玉匣之中,屆時一並交給洪彪。
最後一個玉簡再次給了趙源驚喜,居然是乾劍門的禦劍術,孫宣所遺的這枚玉簡記錄了前六層,比朱敦的玉簡多出三層內容。
這三層內容講述劍心通明,提升心境。劍心通明,如皓月當空,不為雲霧所擾;劍意化形,隨心所欲,禦風飛行。
有如撥雲見日,豁然開朗,趙源對“氣禦風行”有了深層領悟,禦劍時將真元注入飛劍之中,調整氣息與天地靈氣契合共鳴,從而牽引天地靈氣為翼,減少自身靈氣消耗。
趙源恍然大悟,禦劍飛行可以通過調息之法調用天地靈氣,難怪朱敦等人不過是築基初、中期修為,居然能禦劍追了自己那麼久。
想起佛門中那個關於風吹葉動的故事,劍動即為心動,忘記劍的存在,禦劍時保持心境平穩,將意識與劍光融為一體,劍為心識的延伸,才能隨心所欲,劍與身合。
心念一動,桃木劍已然化作一道靈動的光影,繞行在身側。趙源感覺到桃木劍生出脈絡、靈竅,靈氣在網脈中流轉。
一股歡欣之意從劍身傳給趙源,桃木劍已然生出靈識。趙源大喜,若是桃木劍蘊含靈智,相伴自己成長,將來未必不能成為通靈寶物,潛力無窮。
輕叩劍身,趙源微笑道:“你既生靈,我便替你取個名字。”略一沉吟,趙源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汝名灼華。”
灼華劍從趙源手中飛起,繞著趙源飛舞,傳達雀躍之情。趙源縱聲笑道:“願汝與我攜手同行,共赴仙途。”
將案幾上的東西分門彆類地裝入儲物袋,趙源的目光落向山神石像的殘骸,剛才震碎石像時,趙源感覺到石像內部似乎藏著什麼東西。
果然,趙源在亂石塊中翻出枚圓形玉簡。這可是山神所藏的玉簡,趙源心跳加速,滿懷期待地將神識探入。結果被神識被彈了出來,神靈所用的玉簡不是他現在所能打開的。
玉簡形製古樸,碧光流轉,仿如林間嫩葉,蘊含著勃勃生機。玉簡上有細密紋路,稍加注目則如星河運轉,令人心生眩暈,神秘莫測。
此物絕非等閒,不然山神也不會將他藏在自己的神像之中。石像應該有隔絕神識的作用,林城隍多次掃看山神洞府都沒有發現異常,若發現這塊玉簡恐怕不會留給自己。
趙源手拿玉簡思忖,不知玉簡中記載著什麼,山神在洞府中修煉魔功,這枚玉簡記錄的會不會是魔功,這枚玉簡不能讓人知曉。
收好玉簡,趙源在山穀中四處查探。穀中靈氣充裕,山神栽種了不少靈藥,甚至有三百年以上的。趙源將成熟的藥草收起,看著剩下的靈藥,想著將來有機會將這些靈藥移種到自己的洞府中。
夕陽西墜,霞光映照在瀑布之上,絢麗斑斕。酉時已至,趙源想到塗家村的人還在等待自己的消息,不再耽擱。縱身躍起,桃木劍化作流光,載著他朝塗家村疾飛而去。
數個呼吸間,趙源便飛臨塗家村上空。村中鑼鼓喧天、嗩呐急促,兩頂紅色的轎子停在村口,看樣子村人等不到趙源的消息,準備送兩名女子出嫁了。
“山神已被城隍抓走問罪,爾等可以放心歸家,從此不用再向山神獻祭。”趙源立於劍上,聲音穿透喧囂,清晰傳入每個村民耳中。
村民們抬頭仰望,見趙源站在飛劍之上,身姿挺拔、長發飄舞、青袍翻飛,宛中降臨凡塵的仙人。
村民齊聲歡呼,紛紛跪地拜謝。那名吞金的少女衝出轎外,趴在地上連連磕頭,口中驚喜地謝道:“多謝仙師相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