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守丹田金生肺,寧神靜氣木生肝,靈氣生水藏於腎,調和陰陽心蘊火,靈材滋養土泌脾”。趙源按照須菩提祖師所傳的功法,引導著水靈氣滋潤著體內經脈。
肺部金風浩浩,耳邊似有嘩嘩潮水之聲,金風激蕩生水起,腎水滿溢而出。水能生木,腎水滋養著肝木,體內仿有森林正在生長,枝葉舒展、根係盤結,靈氣也仿佛染成了綠色,生機盎然。
木靈氣經過心臟時,異變突起。心口處陡然一熱,木靈氣飛蛾撲火般朝心臟湧去。木能生火,趙源感覺心口處熊熊烈焰飛騰,經脈內流敞的靈液被炙熱蒸成霧狀,猶如置身於火海之中。
心火大旺,靈氣瞬間蒸發,體內的真氣飛速運轉,太極圖快速旋動將靈氣補入經脈之中。危險和機遇並存,趙源竭力將心神沉入心火之中,按照炎咒修煉之法運轉心火。
功法運轉,炙熱的心火逐漸變得溫順柔和起來,熊熊火焰凝縮成一點。火焰色如晨曦初露,白色的焰色中帶著淡淡的金光,感覺身心都被焰光洗滌淨化。
這應該是玉簡上所說的明心焱,明心焱在心臟內緩緩旋轉,釋放出溫暖。趙源暗自慶幸,幸虧自己在雲水居這個靈氣充足的地方凝聚心火,凝聚這點心火差點將體內的靈氣消耗一空。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水靈氣生出體內木、火之氣,此時卻無力一鼓作氣再生出脾土,在體內構建五行循環。五行相生同樣相克,趙源體內的五行以金、水兩氣最盛,火、木次之,而土靈氣最為薄弱。
須菩提祖師可是混元至極大羅仙、聖境存在,他的見解代表了修真界的真理,在三星洞時趙源聽到五行同修才能長遠,就堅定了內五行同修的信念。
趙源起身離開溫玉蒲團,推開窗,月光倒映在水麵上,仿如無數碎銀灑落,與閣樓的交相輝映,淡淡的荷香縈繞鼻間,清新柔和。
看著眼前夢幻般的美景,趙源的心境變得平和安寧,修行不能急於求成,自己應該先補齊五行短板,夯實修道根基。萬丈高樓憑地起,根基越牢樓越高。
趙源回憶著須菩提祖師所說,夯實五行根基最穩妥的方法是找尋相應的五行功法進行修練,在體內生成五行靈氣之源,穩固內五行運轉。
當然也有取巧的辦法,收集相應屬性的靈石,運功時將靈石置於身旁,將帶屬性的靈氣吸納入體內,自然有助於體內五行修為的增長。五行同修破境艱難,若能在破境時佐以各屬性的靈石補充靈氣,可以增加破境的機率。
趙源從山神洞府中得到的那匣靈石,多數是木、金屬性,不過估計自己要結丹的話,那點靈石起不到什麼作用。
得雲水居水靈氣相助,體內腎水靈氣最為充足,腎水晶瑩剔透,涓細流從經脈流向氣海;在腎水的滋潤下,肝木青氣隱隱,趙源感覺肝木有如幼苗,等待著變成參天巨木。
體內金氣多從軍營中吸納,品質斑雜不高,修行靈氣鍛體術後,太極圖對金氣進行了凝煉,去除了雜質。眼下肺部金氣精醇,如同陽光般隨著呼吸節奏在肺部循環往複。
剛剛生成的心火還很微弱,但卻最為穩固,火靈氣以心為基,純淨溫和,假以時日定會大放光明。
如今內五行欠缺脾土,脾土是內五行至關重要的一環,能夠調和木火之氣,溝通天地之力,讓五行之力和諧共生,循環不息。
趙源往仙陵島方向看了看,要找尋土係功法或者土屬性的靈材最好去坊市,爭取早日構建起體內五行循環,提升結丹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