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史蒂夫在聽出了陸離的未儘之語後,相當堅定地表示了拒絕:“我並不在乎這些。”
“你當然可以不在乎,”陸離說:“可是,永遠不要去無所謂,甚至是消極的對待這一切,永遠不要輕易放棄保護自己應有的權益。”
在陸離看來,史蒂夫的政治素養,實在是有些欠缺的太過了。
又或者說,他的過於正義,讓他自絕於許多實用的政治手段,而他某些不合時宜的堅持,也讓他與政治看似格格不入。
他也許不是沒有頭腦,隻是他抗拒那些手段。
要知道政治上,總是要有犧牲的,很多時候的犧牲,甚至完全無關正邪與對錯。
這就好比當君王需要有人幫忙背鍋的時候,你到底有沒有做錯,那完全不重要。
當你的君主選定了你,你對也是錯,錯更是錯上加錯。
如果你老實背鍋,說不定君主記著你的識相,在那罪過沒有大到要殺死你的程度時,會在以後給你一定的補償,哪怕那罪過害死了你,這份恩惠,也有可能會給予你的宗族與後代。
而如果你抗拒這種背鍋,先不說這可完全違背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這種聽起來很流/氓,但確實為不少臣子“君臣守則”的主張。
就說你這次的抗拒,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可能性,絕對會被君主記小本本的。
這次不辦你,遲早也絕對會給你好看的。
輕則自己貶官發配,甚至是死亡,重一點,株連九族都不是沒有可能的。
請永遠也不要小看一位君主的小心眼,所以有的時候,“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也真的不完全是愚忠,而是一種另類的自保手段。
畢竟除非你能夠造反成功,不然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時代,君要你死,你非要硬脖子不想死,最後該死還是要死不說,還可能死的更慘。
現代雖然沒有了君主,但是有些政治鬥爭,跟古代其實沒有什麼區彆。
權利的構架永遠如同金字塔,越往上位置就越少。
但凡是政治生物,有幾個是不想要往上走的呢,人欲無窮,永不滿足才是常態。
史蒂夫的政治位置在這個國家很是特殊,他並不在政治金字塔內部,而是超脫於這個國家的政治金字塔,牢牢地站在信仰層麵的頂峰。
雖然他的“信仰地位”達不到以前君權神授時代中,神明所處的位置。
但是他如果想要進入金字塔內部,絕佳的“信仰地位”,讓他甚至不用一層一層的攀爬,直接就擁有了競爭最頂端的資本。
所以說實在話,不管史蒂夫會不會這樣做,那群政客絕對會按照他會參與來想,並作出一定的針對。
不過如果對方真的參與競爭的話,陸離是一點都不看好的,因為史蒂夫實在是一個好人。
而好人跟君主聯係到一起的時候,你會想到什麼呢?
觀史有感的陸離,大致想到了兩個詞彙。
一個是偽善,又或者說假仁假義,一個則是怯懦,又或者說是軟弱。
前者的典型代表,是劉備。
後者的典型代表,則是趙禎。
至於原因,你隨便去看看某些現代人對他們的看法,就知道了。
真實情況也許並非如此,但是前者的白帝托孤與後者的改革未成,都或多或少的與他們的重情重義與仁義寬和有關。前者也許是受製於名聲,畢竟從“出道”起,就在講究仁義,所以注定他不能去做曹操那樣的梟雄。
而後者,說實在話,經常給人一種沒脾氣的感覺。
古往今來,看看那些被稱之為千古一帝的君主,他們會被人稱之為好皇帝,但沒有一個是會被人稱之為好人的。甚至他們的身上,或多或少的都有著相當濃烈的汙點。
舉個栗子,唐太宗李世民,彆的不說,就看玄武門事變就行,你能說他是一個好人嗎?
當然了,你可以用為了自保、是對方先動的手等理由,來對他進行洗白。
但在陸離看來,這種洗白是可笑而又沒有必要的。
為什麼一定要將一位偉大的君主,塑造成一個白蓮花形象呢,汙點並不會影響他的偉大,反而那正是他偉大的一部分。
就像是當初陸離選擇主公的時候,他為什麼會選擇曹操呢,除了覺得對方是最終的勝利者以外,還有就是他欣賞對方的不為名聲所裹挾。
看看對方陣營裡的文臣武將,有汙點的不在少數,甚至他本身“好□□”的大名,都傳到後世來了,可以說主公帶頭,相當“奔放”。當然了,這可能也與對方是宦官之後有關,就出身這一點,他是真的沒法洗出“劉皇叔”那個水平的。
可你再看看劉備那邊,從主公開始,就在塑造好名聲,上行下效這個詞,可不是鬨著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