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征伐(2 / 2)

去年和衛青一起出擊匈奴的李息正在司馬談身邊。聽到司馬談低聲的絮絮叨叨,忙擠到前排衛青身邊,問他:“長平侯,你們家霍小外甥今年幾歲了?我剛才聽太史在那算什麼……隻有十一年了?”

衛青本來還算紅潤的臉在聽到天音說霍去病比自己早逝的時候就已經白了,聽到李息這麼一說,更是白慘慘的,看不出一絲血色。

他仿若夢遊般說:“去病……今年才一十又二,他……病逝、病逝!”

衛青的手緊緊抓住李息的胳膊,支撐他將要傾倒的身體。幾刻鐘前他還在為霍去病取得的戰果和功績歡欣鼓舞,沒想到僅僅隻高興了這麼一點時間就迎來悲痛。悠悠蒼天,何薄於我!

霍去病,他的小外甥二十三歲就早早病逝了。

“仲卿!”劉徹扶上衛青的肩背,“你莫懼他!此次天音結束後就為去病尋醫,有病就治病,若是現在尚沒有病症,就年年為他診脈,等他二十三歲那年,讓他留在長安,留在宮中,他總能活下來的。”

“天音告訴我們這些事,不就是讓我們改變嗎!”

帝王站在那裡,頂天立地。衛青突然就感到了安心。

衛青握緊了拳頭,緊到手臂都微微顫抖。去病……希望你的名字能帶給你福氣,好好活下來,活得越久越好。

那廂,李廣又恨恨地咬了下牙。

李陵!這個孫子!

自己這位聖上可是個小心眼的,要是被他記住了,一家子可都不得好。

怎麼就投降了匈奴呢?

李廣鬱悶得撓心撓肺,恨不得現在就回家狠狠抽那個總角小兒一頓。

【要知道,早年間霍去病河西之戰後,因為匈奴的敗退,隴西、北地、上郡的邊防部隊減半,由此大大減少了軍費開支,減輕了百姓的賦稅與勞役負擔。

就算這樣,劉徹尚且需要采用各種手段收歸中央財政來維持軍隊開支。

那麼,在武帝晚期連年敗仗下,軍事活動不能為大漢帶來好處,反而不斷消耗著大量的錢糧。大漢軍民所承受的負擔當然會越來越重,直至民不聊生。

百姓的負擔加重,生活也就越來越困苦,人口出生率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同時,大批量士卒的戰死,也使得民間青壯年力量大幅度減少。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終漢武一朝,有多少戰功封侯的勝利者,就有更多戰死、餓死、凍死在邊陲,無人收殮的累累白骨;也有更多以淚洗麵的母親、喪夫喪子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兒女。

劉徹即位時,漢朝人口已經達到了五千萬人左右;但是在他晚年時,漢朝人口隻剩下約兩千五百萬人,相比於初期幾乎減半。

當然,事實上當時的人口數量也許要比兩千五百萬要多,因為民眾不堪重負,逃避收稅,可能導致人口登記不實。所以事實上此時應該是有超過三千萬人口的。

但是,由此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劉徹多年窮兵黷武對大漢人口的急劇消耗。

要知道,秦朝人口約超過三千萬,而漢初時隻剩下一千五百萬到一千八百萬。換言之,酷政暴.亂、易子相食的秦末消耗了中原大地不到一千五百萬人口。

而漢武帝在位時期的大漢居然消耗了一千多萬近兩千萬的人口,甚至超過秦末的亂世。當時下層民眾的生活艱難可見一斑。】

劉徹本來已經做好被天幕斥責的準備了,但是他卻沒想到天幕並沒有用什麼不堪入耳的詞語評價他,隻是把事實擺了出來,可他已經聽不下去了。

作為一位封建帝王,事實上劉徹並沒有那麼在乎百姓的生活。但是他也知道,漢朝的強盛在極大程度上是依靠人口數量的。隻有人口多了,才能收更多的稅,征更多的兵,打下更多的國土,才能實現他的抱負。

可是天幕說什麼?

——漢朝人口隻剩下約兩千五百萬人,黎民困苦甚於秦末酷政暴.亂、易子相食!

天幕品評他人的得失時,劉徹雖然心情也有波動,但一會就隨風而去了。但是隻有被點評的是他自己,他才感到那種切身的羞恥和憤怒。

高傲的帝王怎能忍受彆人——不管是誰,就算是天上仙人——把他引以為傲的功業與幾十年前的秦末亂世相比?

這是劉徹第一次希望天幕所言都是虛假,希望自己從來沒聽過這樣的言論。

——就算要聽到,也希望隻有他一個人,而不是像現在一樣,未央宮前黑壓壓一片人,都噤若寒蟬地伏在地上,恨不得把耳朵閉上。天音卻依舊平穩,一字一句地吐出冷酷的數據和評價。

但他仍舊是一位合格的帝王。

“好……”劉徹覺得自己簡直就是赤身裸.體站在群臣麵前,他壓抑著幾欲噴薄而出的怒火,感受著頭側青筋急速的跳動,極力冷靜著對太史令司馬談說:“記下來,清清楚楚地記下來,不必增刪描補。”

“朕說過了,若是朕的錯,朕便改!”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