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評論文章(2 / 2)

然後就這麼一傳十,十傳百,漸漸的連編輯圈之外的人也聽說了這件事情。

從編輯圈開始,擴散到作者圈,甚至連一些文學愛好者都聽說了這事兒。

《少年派》和“陳家林”這個名字竟以一種很詭異的方式迅速傳開,成為許多人的談資。

其實說白了,推動事情傳播開來的能量,來自於大部分人都認為《少年派》寫得過於“幼稚”,不配獲得刊頭的位置。

於是乎,編輯圈裡的人都等著新的一期《小說月報》,看看究竟有個什麼說法。

倒是那些所謂的文學批評家們興奮了起來,抓住機會撰文抨擊。

沒過幾天。

先是《文學自由談》。

一篇名為《這才是“人生”》的文章發表。

文章高度評價了刊載在《收獲》上的《人生》,說陸遙在創作中是真實而坦誠的,盛讚陸遙沒有對小說“撒手不管”,文章裡可以看出他對讀者恰到好處的引導,讓讀者更好的理解整個故事,是讓讀者喜歡的最大原因。

這明明是一篇寫給《人生》的評論文章,可是在末尾,卻提了一句:

“相比起《人生》,或許近期另一本期刊裡的那篇《少年派》,卻充斥著作者荒誕而毫無邏輯的想象……從寫作這件事來說,《少年派》的作者陳家林,對讀者毫無誠意。”

這要是放在後世,曆經了信息時代大洗禮的人肯定一眼就能看穿,這是赤果果的拉踩。

可是在這個時候,卻仿佛吹響了進攻的號角。

連續幾天之間,好幾篇明裡暗裡拉踩和貶低《少年派》的文章跳了出來。

其中有一篇來自於《文學報》,署名人是叫做李京澤的批評家。

他的文章《從“少年派”看現今文學的歧途》,直接指名道姓的對陳家林進行大罵,甚至連帶整個《小說月報》編輯部都批評了一通,主編鄭法青自然首當其衝。

他文章裡說,像《少年派》這樣的小說,用最大的尺度模糊了世界的真相,把天災人禍簡化成一場動物之間善惡的鬥爭,這是一種人性的迷失,以及在開思想的倒車。

……

對於這樣的罵聲,陳家林根本聽不見。

這個時代可不像後世,各種信息鋪天蓋地。

沒錢訂閱報刊的他正舒舒服服的坐在家裡,寫著自己的《馭風少年》,然後小期待一下自己將會拿到多少稿費。

“媽,和你打個商量,我這篇新寫的小說要是能發表,你就讓我姐回學校上學,然後參加高考,怎麼樣?”

吃飯的時候,陳家林故作隨意的提了一句。

張素珍怔了一怔:“這可怎麼行,檔案都調進廠子裡了,哪還能拿得出來?”

微微頓了頓,她又說:“你姐在廠裡也挺好的,每個月都能賺工資,你萬一要是寫不成小說了,我們家裡至少還有伱姐的工資。”

“我姐成績好,應該念大學,等大學畢業了,她會賺得更多,而且乾的活還輕鬆。”

陳家林一邊吃飯,一邊給母親解釋:“我姐在工廠現在看起來還行,可日後誰知道啊,廠子的效益一直不怎麼好,以後倒閉了怎麼辦?還是得為我姐想得長遠些。”

張素珍想了想,沒吭聲。

陳家林也不再多說。

有些事情得慢慢來,不斷說。

觀念上的東西,是要時間去改變的,不著急。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