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意外獲獎(1 / 2)

沒過兩天,王瀾的報道就在《燕京日報》刊登了。

在報道中,他把最近出現的“丟鞋子”的現象介紹了一下,又把采訪年輕人的過程原原本本的寫出來,在報道的最後附上了這麼一句話:“優秀的文學作品可以勸人向善,《另一隻鞋子》無疑就是這樣的小說。它能把純潔和善良傳遞到每一個讀者的心裡,讓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加美好。”

緊隨其後的,還有好幾家報刊上,也出現了相關的報道,讓“丟鞋子”這件事情很快傳開。

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來說,文學對他們有點遙遠,可是身邊發生的一些事情,卻是他茶餘飯後會談論的。

就譬如“丟鞋子”的事,大多數人並不知道,甚至沒有聽說過。

等看到了這篇報紙上的報道,頓時所有人知道了這麼一個事情。

大家覺得這事兒挺有意思的,算是一個奇聞。

敢情現在的那些年輕人,都在用這樣的方式幫助人呢。

自從那位愛寫日記的冰哥哥去世以後,種花家號召全民學習他做好&事不留&名。

經過那麼多年的發酵,助人為樂這個觀念已經深入人心。

“丟鞋子”在這年頭的人們看來,的確是一種助人為樂的更新穎的方式,還帶著點文藝的味兒,所以傳播得特彆快。

這麼一篇報道的出爐,倒是讓更多的人學習了起來。

“丟鞋子”漸漸地已經不僅限於丟鞋子本身了,還有丟東西、丟錢的……

甚至有時候,連五六歲的小姑娘開始丟起了奶糖。

當然,有些事情,過猶不及。

眼看著“丟鞋子”越演越烈,《光&明日報》很快發表了一篇相關的社&評文章。

文章針對“丟鞋子”的事情,給予了肯定。

認為這是種花家人民善良和淳樸的表現,是對學習冰哥精神的一種表達。

這樣的行為,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追求轉化成了具體行動、體現在生活中,應該發揚下去,代代傳承。

“不因善小而不為,積小善成大善,則善莫大焉。丟鞋子這樣的行為雖小,但對整個種花家、整個種花族,卻是真正的大善,至善。”

不過,社&評文章同樣指出,助人為樂不應該受到局限,可以找到更多更合適的途徑。

其實就是想控製好“丟鞋子”的這股風氣,不引起彆的社會問題。

不管怎麼說,因為《光&明日報》的這篇社&評文章,文章裡甚至還點了《另一隻鞋子》和陳家林的名,表達了對作品和作者的讚賞,頓時讓“陳家林”和“另一隻鞋子”出了大名。

尤其《另一隻鞋子》,大火特火。

各地都要求《小說月報》加印的電話,全都打到了他們的發行部,使得《小說月報》銷量再次大增,說是洛陽紙貴都不為過。

……

《燕京文學》編輯部。

陳世聰作為負責陳家林的編輯,當然也注意到了“丟鞋子”的事情。

他早就看過《另一隻鞋子》,知道這篇小說有多好,並不會為小說受歡迎而感到奇怪。

隻是“丟鞋子”這事兒實在有些超過他的預想之外,讓他完全意想不到。

正看著稿,突然就看見周燕如風風火火的走了進來。

老太太戴著眼鏡,一頭短發,那一臉嚴肅的樣子,實在讓人有點怵。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