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娥定定的看著趙禎,口氣嚴肅。
這樣的話,放在以往,她根本就不會對趙禎說出來。
一是沒有必要,二是她即便說了,趙禎也不會懂。
但是現在,讓她感到欣慰的是,自己這個兒子的確成熟了。
因為在她說完這番話之後,顯而易見的,趙禎並沒有因為對丁謂的成見,而露出特彆抗拒的神色,反而是認真的開始思索起來。
於是,劉娥端起茶盞輕輕啜了一口,算是給趙禎一點消化的時間。
隨後,她的口氣變得溫和了幾分,道。
“官家須知,人皆有私心,人心也皆非一成不變,身為宰執,能夠上佐天子,下率百官,安順朝政,庶撫黎民,便算是合格,官家所求之一心為國又私德出眾之輩,是如聖人般可遇不可求之事矣!”
不得不說,劉娥的確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
她非常懂得,應該如何擊破人的心理防線。
一味的用自己的道理和對方對抗是沒有用的,想要真正瓦解對方的想法,就要用對方的道理來打破對方的邏輯。
趙禎說,應該聽其言觀其行。
那麼,劉娥就列舉出一係列的事例來證明,丁謂並非像趙禎想象的那般無德無行。
之前那個為了百姓渡河爭取時間而甘願冒險的是丁謂。
如今在中書弄權,黨同伐異的也是丁謂。
鼓動先皇泰山封禪,曲意媚上的還是丁謂。
人性複雜,一體多麵,如何能用有德無德,賢或不賢來簡單區分……這便是劉娥想要告訴趙禎的。
“大娘娘說得對,不過……”
足足過了半盞茶的時間,趙禎終於抬頭,再次和劉娥視線相對,口氣依舊堅定,道。
“德才兼備之人固然難得,但是,如若將以權謀私之事當做尋常,則世間必再無德才兼備之人也!”
應該說,劉娥剛剛的話,的確讓趙禎產生了些許的動搖。
哪怕有前身的記憶在,可趙禎自己前世畢竟隻是一個普通人而已,這種複雜的政治離他太遠。
所以,真正參與其中的時候,他確實會有幾分理想化的色彩,並不如劉娥看的透徹。
但所幸的是,趙禎擁有的不僅僅是原身的記憶而已,他還有中華數千年曆史的積澱。
劉娥的話,的確不是沒有道理。
單論丁謂或者是其他的人,都並非是簡簡單單的有德無德可以一概而論的。
如果說隻有德才兼備之人才能位列宰執,那麼,恐怕曆朝曆代的宰執,有九成九都是不合格的。
可問題就在於,趙禎很清楚,這種人是會有的。
雖然遍數曆史也寥寥無幾,但終歸是有的。
他們是嘔心瀝血,鞠躬儘瘁的諸葛孔明,也是精忠報國,鐵血丹心的嶽武穆,更是一片清白,兩袖清風的大明少保於謙……
儘管眼下這個時代未必有,但是,腦海中浮現起這些人的身影,便讓趙禎瞬間就清醒了過來,重新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人皆有私心,此常事也,但若將私心視若常態,則國之不幸也!”
“宰執大臣,乃國之柱石,大娘娘明鑒,朕並非妄想諸宰執皆大公為國,私德不缺之人,但既居此位,便當以聖人為楷模,力行垂範,竭力克製私心而求大公矣。”
“何況,諸宰執雖位列中書之中,但中書之權,卻非諸宰執所有。”
“中書之權,乃公器也,用公器而全私心,本非法度所容,且今朝廷上下,竟以此為常,豈非咄咄怪事?”
“大娘娘,德才兼備者,的確可遇不可求。”
“但若人人覺得世無德才兼備之人,以己之私心自利為應當之事,更兼堂而皇之以朝廷公器黨同伐異,則此輩確然不配居於宰執之位!”
崇徽殿外,月明星稀,微風輕拂,清亮的月光透過窗欞撒在紅木鋪成的地上,與燭火的光芒相互映襯,柔和而堅定。
少年官家眉目清雋,腰背挺直,話語緩慢卻字字千鈞。
這番話,既是在對麵前的劉娥說,也似是在對這千年曆史長河中的無數英魂在說……
看著麵前堅定無比的趙禎,劉娥第一次感到有些頭疼。
她很清楚,趙禎說的是對的。
可問題就在於,這世間之事,並不是單分對錯而已。
說大道理容易,但是怎麼做卻很難。
當然,對話進行到這個地步,她也不得不承認,趙禎的想法和看法雖然仍舊讓她覺得有些稚嫩,但是,已經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明君的苗子。
至少,單是談論道理的話,劉娥也必須說一句,對方的整個論述足夠完整,讓她也難以找出破綻來。
政治理念這種東西,如果不落實到行動上來,就是紙上談兵。
但是反過來說,作為皇帝,如果沒有屬於自己的政治理念的話,那麼也就隻會是被人牽著鼻子走的庸碌之輩。
從這一點上來說,今天的談話,已經讓劉娥覺得沒有浪費時間。
不過……
“那官家覺得,應該怎麼做呢?”
微微眯了眯眼睛,劉娥的神色忽然變得有些鬆弛,眉間含笑,開口問道。
此言一出,趙禎的心中頓時一緊。
不過,他也並沒有慌亂,而是沉吟片刻,開口道。
“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