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利令智昏(2 / 2)

北宋官家 月麒麟 6117 字 6個月前

隨後,仍舊是在趙禎的示意下,內侍將奏劄拿到珠簾外邢中和的麵前。

緊接著,趙禎隔著珠簾開口問道。

“邢郎中,這份奏劄,可是你所寫?”

有張景宗這個內宮大璫親自來提,再加上見到了宮外的那場衝突,邢中和就算再怎麼愚笨,對此刻的情形也該有了猜測。

見到這份奏劄,他忍不住身子有些發顫,但還是艱難的點了點頭,道。

“回官家,正是臣所上。”

“那其中所言,可屬實?”

簾後小官家的聲音再次響起,更是讓邢中和的額頭上滲出了密密麻麻的汗水。

對於皇陵的情形,邢中和是最清楚的。

原本他以為,這麼大的事,雷允恭肯定已經稟明了太後和官家,所以才敢如此肆無忌憚。

但是現在看來,事實似乎並非如此……

心中紛亂如麻,但是已經到了這個地步,邢中和也不敢有所欺瞞,隻得道。

“回官家,移動皇堂一事,臣早已對雷押班說明其中風險,但雷押班說,太後已然應允,隨後,臣按例覆奏,中書亦未有阻止之命下達,故而,臣才……”

話到最後,邢中和的聲音越來越小。

與此同時,簾後劉娥的臉色已經漸漸沉了下來,看著趙禎問道。

“官家,到底怎麼回事?這份奏劄寫了什麼?”

於是,趙禎示意內侍將邢中和的那份奏劄拿回來,遞到了劉娥的麵前,道。

“事情如何,大娘娘問問雷押班,便知道了。”

劉娥的神色一陣驚疑,接過奏劄,翻開一瞧,卻見上頭寫著。

“……山陵上百步,法宜子孫,類汝州秦王墳,然其處多石,又有溪出,恐石下有水……山陵事重,按行覆驗,時日良久,恐不及七月之期……今得詔命,當於五日後移皇堂所在,臣依例覆奏,再拜……”

前麵說移動皇堂時還好,畢竟這件事情劉娥已然知曉。

但是,看到後麵那句恐石下有水,她立時便霍然而起。

手裡緊緊的捏著奏劄,劉娥的臉色鐵青,目光驀然轉向隨侍在側,同樣早已是臉色慘白的雷允恭,厲聲喝道。

“雷允恭,你竟敢欺瞞吾!”

卻見後者立刻就撲通一聲跪了下來,連連叩首,道。

“太後恕罪,這……這都是猜測之語而已,皇陵工期延誤,絕非因此,隻是因為移動了位置而已,還請太後明鑒啊!”

見此狀況,趙禎的眼神微眯,心中暗道一聲,果然如此。

雷允恭擅移皇堂這件事,趙禎腦中的記憶是有的,但是,其中細節卻並不明晰。

畢竟,那個時候的趙禎,就是一個孝順乖巧,一心讀書的乖寶寶。

從記憶當中來看,趙禎所知道的,就是劉娥因此事大發雷霆,動了極大的肝火。

所以,趙禎猜測,雷允恭雖然稟告過皇堂一事,但是,肯定隻說了好處,沒有說風險。

否則的話,劉娥不至於在得知事情時,如此震驚。

現在看來,事實恰好印證了他的猜測。

因著這段時日權勢的膨脹,導致丁謂和雷允恭,都有些拎不清楚輕重了。

對於劉娥來說,除了權力之外,她最在意的就隻有趙恒和趙禎。

其中,前者要比後者更重。

彆看這段時間以來,劉娥在朝中上下一副精明強乾的樣子。

但是,趙禎很清楚,每到晚間,她也會獨坐神傷。

說到底,劉娥能夠從一個孤女,一步步走到今日,最需要感激的就是趙恒。

四十年夫妻情分,早已經生根在心底割舍不斷。

因此,如果知道移動皇堂有這麼大的風險的話,劉娥是絕對不會輕易答應下來的。

所以,趙禎斷定,雷允恭在稟報這件事的時候,一定蓄意隱瞞了邢中和的後半句話。

現在看來,果然如此……

說白了,時時處處的奉承,早已經讓雷允恭忘了小心謹慎四個字是怎麼寫的。

為先皇謀一福地的功勞蒙蔽了他的理智,所以才會釀成如此大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